大家谈|而今犹须忆林公

2022年06月13日 11:01:1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沈雅屏

  戈壁滩上清泉汩汩,欢快的歌声如泉水叮咚。6月12日是伊吾县下马崖乡传统的清泉节,每年的这个节日,全乡干部群众都会自发地携带工具清理坎儿井泉眼、疏通渠道,新疆人对坎儿井的珍爱与呵护可见一斑。

  提起坎儿井就不能不说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谪戍伊犁的林则徐,在当地捐资认修水利工程,留下了泽被后世的“林公渠”。而在途经吐鲁番时,他对坎儿井大为赞赏,并大力推广坎儿井灌溉,“遂变赤地为沃壤焉”。为了纪念林则徐的功劳,各族群众把坎儿井称为“林公井”。

  厥功至伟,却蒙冤受屈;年近花甲,遭流放塞外。换一个人,或许就此沉沦、一蹶不振。而林则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绿水青山计、为子孙后代计,殚精竭虑、坚韧执着,以一己之力,为新疆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百多年来,“林公渠”“林公井”奔流不息,浇灌了干涸的土地,养育了各族儿女。而林则徐兴修水利的担当精神和造福百姓的为民情怀,今天依然具有动人心弦、催人奋进的力量。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在今日的新疆,人们参观林则徐纪念馆、瞻仰林则徐雕塑,其人被爱戴,其名被传颂,不是因为他做过多大的官,恰恰是因为他为老百姓做了多大的事。

  水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水的珍贵不仅在于它将戈壁化为绿洲,更在于它和这片土地的美好未来息息相关。而今犹须忆林公。对于今天的各族党员干部来说,回望林则徐在新疆的那段历史,就是要从中汲取一种养料,涵养忧国忧民的情怀,树立利国利民的担当,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境界,建设好“新时代的坎儿井”。

  (“大家谈”投稿邮箱:xjrbplb@126.com)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罗晓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