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故事汇(55)| 半个世纪 一座城 三代人
2022年06月17日 17:53:00 来源: 天山网
迎着耀眼的阳光,走进历经岁月沧桑的交河故城。交河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约13公里处的雅尔乃孜沟内高30多米的孤岛上,因干涸(he)的河道分流城下,故称为“交河”。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春夏秋冬,岁月流转。游客来了,又走了。交河故城守护人的身影却从未离开过。
39岁的古丽拜克热·买明是新疆吐鲁番市交河故城文管所一名文保员。从1972年起,她的爷爷,父亲,再到她自己,三代人陆续成为交河故城的文保员,接力守护交河故城已有半个世纪。
阿不都热合曼·色提是古丽拜克热·买明的爷爷,1972年,现在的吐鲁番市文物局在亚尔果勒村聘请文保员,当时阿不都热合曼·色提是亚尔果勒村7组的森林组长,他听说“聘请文保员”的消息,立刻辞去了小组长的职务,到交河故城当了一名文保员。
那时,到交河故城参观的游客很少,阿不都热合曼·色提主要任务是不让人随意进入故城取土、玩耍,或者破坏城内任何生土建筑,还负责游客们的安全以及售票工作。他骑着毛驴,每天一次巡查故城遗址、两天一次巡查沟西墓地、沟北墓地以及雅尔湖石窟遗址,当他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叫儿子买明·热合曼过来帮忙。
阿不都热合曼·色提工作了20多年,直到1990年退休。儿子买明·热合曼接替了父亲守护交河故城的工作。
买明·热合曼和父亲一样,每天巡查一次,常常一次就需要三个小时才能走完整个故城。多年来,这已经成了买明·热合曼生命的一部分。
交河故城要申遗了,按照申遗工作的要求,交河故城保护区内的村民需要搬迁,为了做好村民的工作,买明·热合曼耐心走访每一户居民,说服他们搬迁。
复建交河故城内的西北小佛寺,选址正是买明·热合曼家耕地,买明·热合曼知道消息后说:“这是保护故城需要的,我们愿意把耕地献出来。”
长年累月,每一截残垣断壁,每一处房址台阶,每一撮土都深深地嵌入到买明·热合曼的心里。
买明·热合曼的女儿古丽拜克热·买明,是家族第三代文物保护人。她从小生活在交河故城旁边,这里就是她儿时的伙伴和能够让她一直想陪伴下去的亲人。
她记事的时候,就知道爷爷、爸爸的工作是看护交河故城的,这是她心中的骄傲,当一名文物保护者和文化传承者成为她从小的梦想和志愿。
2004年9月,古丽拜克热·买明考入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历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读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毕业后,她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考入了吐鲁番市文物管理局,参与到交河故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工作中。
古丽拜克热·买明自豪坚定地说:“新疆广袤大地上分布着众多的文物遗存,我不仅要像爷爷和爸爸那样保护好交河故城,更要深入挖掘研究它们的内涵,宣传好其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讲好新疆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国家文物局
新闻链接: 三代人跨越半世纪守护一座“城” 使命·坚守·传承——三代人和一座故城
改编:丁文
长图制作:丁文
配音:丁文
音频制作:丁文
出品:天天工作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