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新疆②丨棕熊“能能”回家记
2022年07月08日 17:46:0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6月30日,在阿尔泰山的一处密林深处,随着铁笼大门缓缓打开,一头体长1.4米,体重120公斤的棕熊健步走出铁笼,奔向野外。此时,躲在四周观察的工作人员发出会心的微笑,为了这一刻,他们等待了13个月,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帮助棕熊幼崽成功重返森林。“能能,走吧,阿尔泰山才是你的家。”当棕熊消失在密林时,人们发出由衷的祝福。
走向森林的棕熊“能能”。图由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提供
这只名叫“能能”的棕熊是2021年6月在一条小溪边被新疆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富蕴分局的工作人员发现的,当时它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从外观判断,这是一只约5个月大的棕熊幼崽,通常它要跟随妈妈生活到2岁,但现场却不见母熊踪迹,如不进行救助,这只棕熊幼崽将很快失去生命。
工作人员找来一根结实的长木棍,两人各扛一头将棕熊幼崽抬下山去,这一幕很是有点滑稽,但却改变了小棕熊的命运。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富蕴分局局长木拉曼·木那瓦尔说:“我们发现的时候它半边身子都是瘫痪的,因为当时饲养和救助条件不足,我们就委托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来进行救治。”
这位不速之客虽然还是幼崽,但却是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救助过的野生动物中最有破坏力的动物,即便身体虚弱,在准备将它从车上搬下来时,棕熊幼崽仍然拼命向工作人员发出攻击怒吼,甚至险些冲破铁笼,显示出十足的野性,看到这么“能干”的棕熊幼崽,工作人员决定给它起名叫“能能”,希望它能尽快长大,有了能耐再重回阿尔泰山。
救助的第一步是康复,经检查,“能能”患有神经炎、中毒和严重的营养不良,为了骗“能能”吃药,工作人员变着花样将药藏在蜂蜜、肉、水果里,哄着“能能”吃。在工作人员细心照料下,“能能”很快就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饭量也大增。为了给“能能”补充营养,工作人员准备了麦片、胡萝卜、鸡、羊肉、牛肉、老鼠、苹果、冷水鱼、蜂蜜等,甚至还给“能能”做窝窝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能”一点点圆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健康的熊孩子。
为了让“能能”重回大自然,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为“能能”制定了训练计划,帮助它学会生活本领,为“能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晒太阳的轮胎架、大木头秋千、玩水的水盆,还把食物藏在不同角落,让“能能”自己去发现。通过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训练,“能能”学会了在水盆中熟练抓鱼,能灵活地摘下从野外带回的浆果。“能能”在一边玩一边学的过程中学会了各种生存技巧,开心地度过了在救助站里的寄宿生涯,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兽医和野放训练师的考评,具备了重回大自然的本领。
棕熊“能能”回头望向人类,似乎在做最后的告别。图由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提供
6月30日,在“能能”获救13个月后,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富蕴县林业和草原局、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在这一天启动了“能能”野放计划,野放点是经过两个月的考察论证,精心选的一处森林,这里食物丰富,有较好的做窝冬眠环境。随着铁笼大门打开,“能能”走出铁笼,奔向野外。或许是心情比较放松,出笼的“能能”并不急于跑向森林深处,而是回头看了一眼工作人员方向,开始探索这片区域,几分钟后,“能能”站在一块石头上,抬头看看大山,看看蓝天,眯起眼睛细细嗅着大自然的味道,最终迎着阳光,走向了森林深处,开始了它的真正野外生活。
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负责人初雯雯说,救助野生动物一般是喂养、恢复状态之后就放归野外,而这次是首次尝试用救助、野化、野放相结合的方式来救助放生野生动物,目前看效果非常好,经过一系列训练,“能能”已掌握了捕食能力,加上它大约1岁半,学习能力较强,成功生存的概率非常大。
据介绍,此次放生采用渐进式野放方式,工作人员提前挑选了投食点并布置了红外相机,与自然采食相补充,确保棕熊能尽快适应野外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