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丨刘俊英:用奋斗的青春镌刻心中天平

2022年07月14日 16:21:2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有这样一位年轻法官,从事审判监督工作6年来,忠于职守、认真严谨,凭借法官的责任与担当,和青年的朝气与勇气,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昂扬奋进,用奋斗的青春镌刻出心中神圣的天平。

  她就是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三庭一级法官刘俊英。

  正在工作中的刘俊英。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摄

  2016年,刘俊英进入自治区高院,为了尽快融入审判环境,她就像是“铆”在了单位,厚厚的大部头法律书籍基本上都被她“啃”了一遍,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很快让她成为多面手。

  如何让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刘俊英时常思考这个问题。“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要为了结案而结案。”刘俊英说,这是她找到的基本方法。

  陈某和薛某是多年好友,两人一起来新疆打拼做生意,互相帮扶,感情深厚。然而一次,薛某向陈某借钱用于周转过程中,两人因为还款数额发生争执,赌气闹到法院,案件前后经过8次审理,仍没有达成一致,最终案件到了刘俊英手里。

  接到案件后,刘俊英先对双方情况进行了解。

  “虽然对还款事宜有分歧,但两人对彼此的评价都很中肯,这证明多年的兄弟情谊还在!”刘俊英决定分别做两人工作,听他们讲个人奋斗史,“点题”两人最困难时的相依为命。谈到过去的交情,两人都沉默不语,最终在刘俊英引导下,两人达成了还款协议,这场长达几年的借款纠纷案尘埃落定。

  “法官帮我们把账算清、事说开、理说明,多年的兄弟情、老乡情重归于好……”7月3日,陈某在电话中表示,两人现在已冰释前嫌,携手再合作了。

  “小家安稳了,大家就和谐,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少了,社会上的纠纷也就少了。”不仅仅就案件本身办案,刘俊英更关注案件背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重建,以及案件带来的社会效应。在这种办案理念的影响下,她手中的案件基本上都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今年1月,一起民事纠纷案件申诉至自治区高院。

  杨某等人在乌鲁木齐某地段购买了一处门面房,交房时,却发现门面房内有个长长的通风道,和购房时的图纸不同,于是杨某等人拒绝收房并将开发商诉至法院,要求赔偿,但开发商却辩称房屋不存在设计变更。

  拿到这起案件,刘俊英仔细查看购房时的图纸,请教建筑专家,不顾天寒地冻,顶着鹅毛大雪,和同事带着测量工具来到房屋所在地实地调查,经过现场测量,最终确定该门面房确实存在设计变更。

  于是,案件被指令再审,最终杨某等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这是真把咱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啊!”刘俊英的办案过程,让杨某等人对法官的耐心、细心和专业赞赏不已。

在工地上为务工人员宣讲法律法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摄

  除了完成繁重的审判任务,刘俊英还参与审判案例编写、重大调研课题、调研报告及综合材料的撰写;起草审理指南、案件质量分析报告等,很多都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

  付出终有收获。这几年,刘俊英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两次荣立三等功。

  “干得越久,越能感受到‘司法为民’4个字沉甸甸的分量,不用心、不出力对不起它。”回忆起这些年审判监督工作的心得,刘俊英感触颇深。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崔导胜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