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窝堡湖生态环境修复再交亮眼“成绩单”
2022年07月16日 20:22:3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乌鲁木齐市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坐拥乌鲁木齐市周边最大的淡水湖——柴窝堡湖,是乌鲁木齐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蓄洪防旱的“绿肾”和“绿肺”。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日益增加,区域地下水开采加剧,导致水位下降,湖面萎缩,生态恶化。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柴窝堡湖生态问题予以反馈,乌鲁木齐市委和市政府不断完善细化柴窝堡湖生态治理修复措施。 制定实施了“休耕补水”政策,严格限制湿地内取水,停止汇入柴窝堡湖两条河流的农业灌溉用水,关停24眼农用机井,每年节约用水360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对柴窝堡湖附近的水厂采取限采措施,有效提升柴窝堡湖蓄水能力;2019年,乌鲁木齐市还启动了全长34公里、总投资7.94亿元的乌鲁木齐河分洪工程建设,2019年至2020年,将乌鲁木齐河汛期洪水引至柴窝堡湖补充生态用水,两年累计引洪补湖2800万立方米。
通过一系列措施,柴窝堡湖今年截至目前最大面积达到22.41平方公里,储水量也由2014年的6万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060万立方米,增加343倍。据观测统计,近两年在柴窝堡湖停留的迁徙鸟类达100多种,经常出没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28种。这些数据,都印证着柴窝堡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编导 张奥
记者 王亚芸
摄像 张奥
制作 薛慧
监制 毛铭东 陈峰
部分素材由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提供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