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保护员,布尔根河狸保护区“社区共管”实现双赢

2022年12月31日 11:00:2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12月29日,生态环境部官网发布第24例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新河狸保护,介绍保护区通过开展“社区共管”,走出了一条公众参与、生命共存、生态良好的协调发展之路。

  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境内,成立于1980年,201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的蒙新河狸及其栖息自然环境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总面积5000公顷。

  河狸是200万年前第四纪早更新世幸存的物种,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有动物界“建筑师”和古脊椎动物“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我国分布的河狸属于欧亚河狸亚种之一,被命名为蒙新河狸。

蜿蜒流淌的布尔根河。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曹华 摄

  蒙新河狸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仅分布于乌伦古河及其上游的青格里河、布尔根河两岸,尤以布尔根河最为集中。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着超过20%以上的蒙新河狸家族,目前,约有162只蒙新河狸在保护区生活。

  “河狸保护面临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布尔根河河谷两岸是牧民聚居区,牧民主要以养殖羊、马、牛为主。保护区是牧民的冬窝子,每年9月初,牧民从山区夏牧场转场进入保护区,以河谷林草场为主要饲草基地,次年春季离开。如何处理好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使周边社区的发展和保护区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共进,是保护区管理工作中急需探索解决的。”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闯说。

  社区共管是指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和周边社区村民(牧民)共同参与决策、实施和评估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的过程,目标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社区发展的结合。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实施社区共管是有效解决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保护和发展相互促进的重要途径。

  为获得周边牧民支持,使他们参与到保护区管理当中,保护区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让牧民们逐步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我们还通过聘用牧民为护林员、实施“以煤代薪”“以饲代牧”等补偿试点,使群众参与河狸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人人都是保护员的良好氛围在牧民当中逐步形成。”黄闯说。

  据了解,目前保护区聘用周边村庄群众达9人,按照划定的区域分段管理,既减少了日常巡护开支,又增加了社区牧民的收入,同时发挥了本地人管理的优越性。同时,保护区通过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央补助资金帮助社区进行了“以煤代薪”、“以饲代牧”等补偿试点,为社区部分居民一个冬季每户免费发放2吨煤炭,累计发放172户,采用烧煤代替烧薪柴方式过冬。保护区的河谷林也是当地牧民的草场地,秋季牧民转场后,大量的牲畜要在河谷林里越冬,为了减少大型牲畜对河谷林的破坏,保护区实施了“以饲代牧”补偿试点,为社区部分牧民一个冬季每户免费发放青储饲料3.5吨,累计发放107户,采用补饲代替放牧的方式过冬。

  托汗·达列力汗是保护区的护林员,他的家就在布尔根河边,房前是草地,房后是布尔根河和茂密的河谷林。从小在布尔根河边长大的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成为保护区护林员后,每天都在自己的固定区域开展巡逻,不耽误家里的畜牧生产,还增加了收入。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生态保护,牧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有很大提高,这些都为保护好蒙新河狸创造了条件,相信,今后随着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布尔根河的生态环境会更好,风景会更美。”托汗·达列力汗说。

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大门是一只正在啃树枝的河狸。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曹华 摄

  通过一系列社区共管的实践,吸收了一批居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群众也从社区共管中受益,提高了生活水平,形成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和谐、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8年,保护区和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了牧民搬迁工作,通过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搬迁核心区和缓冲区16户,实现了核心区无常住农牧民。保护区投资440万元,集中建设住房、牲畜棚圈,地方政府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拆除牧民的原有居住房和牲畜棚圈,对植被遭破坏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有效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黄闯介绍。

  保护区所在的青河县塔克什肯镇也积极抓住发展机遇,加强与保护区的协调衔接。“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塔克什肯口岸,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为搬迁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塔克什肯镇将依托蒙新河狸这一珍稀物种,打造河狸小镇品牌,通过发展旅游和文创产业,带动更多牧民转型就业。”青河县塔克什肯镇党委副书记马哈孜·那万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迪木娜·吾斯尔汗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