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故事丨他在无人区发现一些关于“宝藏”的秘密

2023年02月01日 19:56:3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 记者王晶晶

  “我的羊,我的牛,我的鹤……”这是徐俊泉的口头禅。

  他难道是养殖场的主人?

  不,不!他说的这些动物都住在高高的“金山”之上,金贵得很,羊是藏羚羊,牛是野牦牛,鹤是黑颈鹤,还有雪豹、藏野驴、鼠兔等200多种野生动物,它们才是这片“宝藏”之地的主人。

春节期间,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协克帕提湿地结起厚厚的冰层,趁此机会,徐俊泉和同事,来到了野牦牛密集活动区域,架设红外相机。资料图

春节期间,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协克帕提湿地结起厚厚的冰层,趁此机会,徐俊泉和同事,来到了野牦牛密集活动区域,架设红外相机。图片由徐俊泉提供

  “金山”的全名叫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高原物种基因库”。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无人区里,徐俊泉是这些高原精灵最亲密的人类朋友之一。

  37岁的他是保护区管理局高原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室副主任,也是这里唯一一个全日制研究生。今年是他与这些精灵为伴的第八个年头,不断探寻它们的生存密码,从而更好地保护高原生态,是他最重要的职责。

  冬日的保护区内依协克帕提湿地,寒风凛冽,空气更加稀薄。夏季难以涉足的湿地,此刻结起厚厚的冰层。趁此机会,徐俊泉和同事来到野牦牛密集活动区域,架设红外相机,观测“高原硬汉”的生活习性。

  在距离野牦牛群不远处,徐俊泉操控着一架无人机,选择合适的架设点位,大家紧盯屏幕,警惕的牛群立刻奔向远处的沙山。“咱们几个没人属兔吧?万一本命年穿戴了啥红色东西,一会牛追上来,别和我跑一个方向呀。”徐俊泉悠悠地说,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松弛下来。

  瘦削,脸庞黝黑,不说话时一脸严肃,一张嘴,每隔几分钟抖一个包袱,引来阵阵笑声。高原值守,同事们都喜欢和徐俊泉搭班,因为他有趣。

  2016年刚来保护区时,中心管护站没有手机信号,徐俊泉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保护区综合科考报告和动植物图谱,保护区的地形地貌、主要物种分布情况,在他心里形成了一张图。

  来保护区工作的年轻人,最初两三年都喜欢观测动物,然后就渐渐觉得习以为常,徐俊泉却不这样。

  2018年开始,徐俊泉跟随来保护区观测动物的专家和老师们学习架设红外相机,了解了雪豹的分布情况,大家都认为在祁曼塔格山沿线一定有雪豹分布。

  日常巡护时,除了发现非法开采和穿越的人员外,徐俊泉就在祁曼塔格山九道沟的山沟里架起红外相机。没到两个月,他就去收相机,发现一台相机拍摄到一个花尾巴,“心都要跳出来了,我不会这么幸运,第一次架相机就拍到雪豹吧?”他说,可经过仔细比对,图像是兔狲的尾巴,白激动一场。

37岁的徐俊泉(右一)是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局高原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室副主任,他是保护区唯一一个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年轻人,7年来坚守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无人区。资料图

37岁的徐俊泉(右一)是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局高原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室副主任,他是保护区唯一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年轻人。图片由徐俊泉提供

  徐俊泉不再凭自己的判断架设相机,他走访了不少牧民,牧民说在哪里见过雪豹,他就把相机架设过去。经过近一年的等待,2019年8月,徐俊泉终于清晰地拍到一只用后腿刨坑的成年雪豹,这是保护区成立36年来,首次拍摄到雪豹。雪豹是高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示物种,这也证明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处于完整和健康的状态。

  发现雪豹,给了徐俊泉坚持观测野生动物的信心。很快,他不再满足于红外相机拍摄,想把微型卫星定位追踪器放在黑颈鹤身上,摸清黑颈鹤的迁徙路线。

  监测野生动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成年黑颈鹤机敏,很难捕捉到,跟踪器只能安装在羽翼未丰的小黑颈鹤身上。2021年8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来做黑颈鹤迁徙路线调查,徐俊泉带着学生们在沼泽地里泡了半个月,下过黑颈鹤爱吃的土豆片,设过捕捉夹,眼看着小黑颈鹤要长大了,他慌了。

  “科研经费有限,保护区从未做过相关研究,抓不到鹤,就会错失这次机会。”徐俊泉说,半个月毫无进展,参与科考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北京来的研究生们都很泄气,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在若羌县祁曼塔格乡请吃“大餐”,鼓舞士气,商讨新的捕鹤方式。

  第二天中午,大家想到用长长的塑料管探路,他们比之前都更加深入湿地中央。终于,抓到小鹤,还是两只。给小鹤称重,将环志和追踪器固定到鹤腿的关节处,再把它们放回到之前的水域,一气呵成!

  这也是阿尔金山保护区黑颈鹤首次戴上卫星跟踪器,通过跟踪器发回的数据,第一次摸清了保护区黑颈鹤的迁徙路线,也被认定为一条新的迁徙路线。“徐老师除了有趣,还很有料,他对野生动植物充满兴趣,一直在学习,一直在研究,挺让人敬佩。”北京林业大学鹤类研究团队新疆项目负责人陈嘉珈说。

  高原生活艰苦,徐俊泉在巡护和科研的路上,危险重重,车辆掉进冰洞、被棕熊追,他还不止一次赶夜路送高反严重的同事下山,一次次与死神擦肩。和妻子聚少离多,最让徐俊泉难过,他也曾想趁着年轻,考一考城里的公务员。但2022年4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开展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他有了新的盼头,“其实离不开这些野生朋友,想一直坚守着、见证着。”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李娜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