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故事丨无人机“小白”努日曼古丽逆袭记
2023-04-26 21:43:0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
4月19日,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色提力乡坎特艾日克村村委会,村民努日曼古丽·喀斯木在一份无人机租赁合同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
“今天起,农用植保无人机就交给你保管使用了,多多挣钱!”握着努日曼古丽的手,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驻坎特艾日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鲁新明鼓励道。
合同显示,租期三年,租金总额6.6万元,分三年付清,期满后,努日曼古丽可无偿使用无人机直到报废。
一个多月前,努日曼古丽还是个无人机“小白”,签下6.6万元的租赁合同,底气从哪儿来?
4月15日,努日曼古丽·喀斯木用农用植保无人机为林果打药。记者 赵西娅摄
故事要从坎特艾日克村村委会的一次民意征集说起。
坎特艾日克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开春,工作队和村“两委”征求大家意见,购进3台拖拉机和1架农用植保无人机面向村民租赁。3月初,新机到位,拖拉机很快租了出去,之前村里有意愿租无人机的几位能人却在这个新玩意面前打了退堂鼓。
购买一台无人机花费6.6万元,买来却闲置着?就在大家犹豫是否退货时,鲁新明的电话响了。
“鲁队长,无人机……我想租。”打电话的人正是努日曼古丽,那几天,得知村里无人机租赁的消息,努日曼古丽就有了想法,思忖再三后决定试一试。34岁的努日曼古丽曾在乌鲁木齐打过工,还考了驾照,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这几年,努日曼古丽和丈夫外出务工务农,最大的心愿就是多攒些钱为身患残疾的儿子看病。
“驾照都能学会,操作无人机应该没问题。”暗下决心后,3月17日,努日曼古丽开启了第一次试飞。
4月15日,努日曼古丽·喀斯木在田间工作。记者 赵西娅摄
农用无人植保机加满农药足足有60公斤,体格较大。尽管有教练指导,但第一次面对无人机遥控器上的功能键和语音提示,努日曼古丽还是有些措手不及,总担心操控不当坠机。
“慢慢来,不着急,什么时候学会什么时候租,我们陪你一起练。”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的一次次鼓励打消了努日曼古丽的后顾之忧。
一天、两天、三天,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努日曼古丽勤奋练习的身影,到了第四天,她终于上手,伴随着一阵阵螺旋桨的嗡鸣声,无人机在努日曼古丽的操控下,沿着麦地匀速飞行,雾状的农药随着气流均匀地洒落在田间地头。当天,村干部牵线,她迎来了第一笔订单,半天挣了450元。
尝到甜头的努日曼古丽有了信心,干劲十足,她一边工作一边摸索。每天一早,头戴鸭舌帽、身着运动装,开着载有无人机电动车出工的努日曼古丽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从麦田到林果地,高度设置、如何避障……她渐渐驾轻就熟。
为积攒人气,努日曼古丽按照市场价每亩地施肥打药为村民打八折,有营销头脑的她还把日常工作的影像剪辑成视频,发到朋友圈、抖音招揽生意。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村民都知道坎特艾日克村出了个女飞手。就连英吉沙县色提力乡党委书记王银顺都被圈粉,为她四处打广告。“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可是我们乡里出的第一个无人机飞手,还是名年轻妇女。”王银顺说。
4月14日,驻村工作队队员帮助努日曼古丽·喀斯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记者 赵西娅摄
300元、600元、840元……努日曼古丽的微信转账记录显示,不到一个月,她靠农用植保无人机施肥打药收入近万元。
“能吃苦有想法,干起活来那股拼劲不输男人!”提起努日曼古丽,经她服务过的种植大户刘金贵印象深刻。
成为无人机飞手前,努日曼古丽是村里的一名保安,月薪1800元。“我现在好好干,三四天就能挣过去一个月的钱,比老公挣得多,这么好的生意,没干的人肯定后悔呢。”努日曼古丽美滋滋地说。
工作队队员为努日曼古丽算了笔账,每年春夏秋季农用植保无人机可工作大半年,除去租赁成本,仅这一项一年能为家庭增收3万—4万元。
“挣了钱,我想带孩子去大城市看病,让他和别的小孩一样正常生活学习!”努日曼古丽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