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端午|原来唐朝的粽子长这样 实物竟然在新疆
2023-06-20 09:17:37 来源: 天山网
端午食粽子是我国流行范围很广的传统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流传至今。这种具有浓郁中原文化特色的食品,也曾被唐朝时期的新疆地区居民所食用。
1994年,旅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日本大谷光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盗掠的文书时,发现了这些混入纸屑中的草编粽子。粽子采用草蔑编制而成,共有5枚,均呈等腰三角形,与现在民间所食用的粽子形状十分相似。
吐鲁番出土的这件草编粽子,是我国境内出土的唯一的粽子实物,说明至少在唐朝时期,吃粽子的习俗已传入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地区的风俗习惯在唐代已与中原内地有着很多的一致性。而且粽子这种古老的食品已深入到今天维吾尔族食品中,可以做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粽子。红枣、葡萄干、江米包裹在芦苇叶中,蒸制后黏糯清香,再浇上点糖稀和酸奶,成为新疆很多城镇乡村街头常见的美食,吃过后叫人意犹未尽。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打马球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而在新疆,塔吉克族自古也有打马球的习俗,2008年6月,塔吉克族马球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整合/海报制作:赵静 素材来源:新疆是个好地方、乌鲁木齐晚报、昌吉文旅之声)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