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湖看新疆 | 巴里坤草原上被安绣改变的生活

2023-09-04 19:37:4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一幅幅国画经典名作,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安绣馆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安绣工艺品。

8月31日,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安绣馆内,3位绣娘正在绣制《千里江山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魏永贵摄

  绣出这些作品的是巴里坤湖畔草原上的普通女子。经过培训后,她们个个成为技艺娴熟的绣娘。

  2017年,在河南省对口援疆工作指挥部的支持下,巴里坤县引进河南安绣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巴里坤新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采取“公司+培训基地+农户”模式,在巴里坤县培训出了450多名绣娘。这些绣娘每月收入稳定,少则2000元,多则五六千元,成为乡亲们羡慕的能人。

  “以前我在县城卖童装,收入不稳定,还要照顾家里,忙得很。现在当绣娘,工作时间灵活,收入也多,我很满足。”8月31日,在新安绣馆一楼大厅,巴里坤县巴里坤镇东城小区居民悄丽盘·阿合西汉正在埋头创作。3年前,她报名参加安绣技艺培训,从一名“小白”到带班长,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我负责的片区是八墙子乡,经常去下订单、验收产品、培训绣娘,每次去都受到乡亲们的欢迎,大家都很尊重我。”悄丽盘说,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

  安绣起源于河南省安阳市,它继承了传统手工刺绣的基本技巧,并吸收了苏、湘、粤、蜀等名绣之长,融合传统国画、书法及油画、素描、水彩画的神韵,借助亮丽多彩的丝线,以娴熟灵巧的手工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在巴里坤县,很多妇女都掌握哈萨克族刺绣技艺,学起安绣来上手很快。

  “这是拱针绣,这是石头针绣,这是链子扣绣,还有双三角针绣、水草针绣……”在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苏吉东村,绣娘帕丽达古丽 · 阿合依提展示着安绣作品上不同的针法。她说,传统的哈萨克族刺绣粗犷大气,安绣则细腻精美。学习安绣技法后,感觉自己在创作哈萨克族绣品时,多了不少灵感,成品也更加精美。

  巴里坤新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经理郝兵说,“安绣来到巴里坤后,我们把哈萨克族刺绣的图案、针法与安绣进行了有机结合,取名为‘新安绣技法’。”

  “公司的很多产品,比如安绣工艺品摆件、屏风、墙画等,都很受巴里坤人喜爱。”今年从新疆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该公司工作的古丽加孜拉·沙娜提说,“像骏马奔腾图、巴里坤草原风光图等,成了一些哈萨克族牧民在给女儿办婚礼时的嫁妆。”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迪木娜·吾斯尔汗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