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柳巷里,一场主人缺席的中秋家宴

2023-09-29 23:15:0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双节走基层】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肖春飞 魏永贵 热依达

  汉族五仁月饼、维吾尔族糕点巴哈力、塔塔尔族糕点黑眼睛、俄罗斯族面包、哈萨克族小吃包尔萨克……一份份独具特色的各民族糕点,摆放在圆桌中央;山药黑加仑糕、肉馕、烤肉、鸽子汤、手抓肉、马肠子、风干肉、老虎菜、红烧鱼、夹沙、辣子鸡、烤飞鹅……汇聚新疆各民族特色的美食菜肴接连端上。在欢快热烈的乐曲声中,人们共同举杯,欢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

9月29日,在额敏县额敏镇塔斯尔海村居民马新华家,左邻右舍相聚一堂庆中秋。记者 王昕 摄 

  9月29日,塔城地区额敏县额敏镇塔斯尔海村榆柳巷马新华家热闹非凡。街坊邻居们带着自家精心制作的糕点、菜肴,来到马新华家里共度佳节。

  主人马新华却不在家。今年8月,马新华的丈夫米吉提·阿不都热西提身患疾病,需要定期前往乌鲁木齐医院检查治疗。9月26日,他们去了乌鲁木齐,中秋节没法跟家人一起过了,但是榆柳巷的邻居来了。

9月29日,在额敏县额敏镇塔斯尔海村居民马新华家,左邻右舍相聚一堂庆中秋。记者 王昕 摄

  榆柳巷全长640米,错落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羌族、土家族等9个民族32户人家,其中有25户居民家中是由两个以上民族的成员构成。

  榆柳巷的人,都尊重马新华。

  马新华今年59岁,退休前是县里的一名交警,街坊们亲切叫她“马大姐”,是公认的好人。

  在马新华家里,有一张来自4个民族的10人全家福。她是回族,丈夫是维吾尔族,还有她收留的5位毫无血缘关系的亲人:一位是孤寡老人、汉族“父亲”杨吉春,一位是马新华一家帮助抚养长大的哈萨克族小伙吾尔滋别克·马达特,还有在她家免费居住长达12年的叶尔木拉特·克孜尔汗一家三口。全家福上,一家人笑容灿烂,暖意融融。

  “马新华是我的好女儿。”18时30分,81岁的杨吉春老人骑着电动车进了大院,这是他的家。2004年冬天,一个风雪之夜,老伴去世、无儿无女的杨吉春流落街头,被马新华看到,从此开始了20年的父女情缘。

  杨吉春被马新华当作父亲一样照顾。他得了重病,“女儿女婿”借钱给他治疗,还为此背了6万元外债。老人感叹:“我也不知道啥时候修来的福分,能遇到这么好的女儿。”

  现在,杨吉春在离家不远的一家黑加仑酱加工厂当门卫。这家工厂的老板魏建新是马新华的朋友,听说马新华收留杨吉春老人的事情后,深受感动,准备每个月资助马新华2000元。但是马新华和杨吉春坚决不收。最后,魏建新与马新华商量,“借”老人到厂里上个班,看大门,“工资”2000元。这次,杨吉春同意了。每天他骑着电动车上班下班,很有成就感。

  “马阿姨是我们的恩人。”叶尔木拉特的妻子沙依拉古丽·阿哈依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烧奶茶、洗碗盘。她说,自己和丈夫2008年到城里租住了马新华的房子,开了个馕铺。因夫妻俩身体不太好,馕铺时关时开,收入也不稳定,“12年来,马阿姨让我们住在她家里,免了我们的房租,还帮我们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我们的经济条件慢慢好了起来,2020年买了楼房。”

  虽然马新华今年中秋不在家,但是邻居们纷纷过来,陪伴杨爷爷和马新华的孩子们过节。

  “这是我刚熬好的鸽子汤,专门送来请马大姐的家人和邻居们品尝。”住在小巷另一头的伊力亚尔·伊力端着一口滚烫的大汤锅,走了600多米来到马新华家。他揭开汤锅,给大家逐个盛满鲜美的鸽子汤。“马大姐是我最尊敬的人,我们都是一家人,今天要一起过节。”他说。

  “过节啦,吃糖喽……”邻居古力尼沙·木沙端着糖果盘,把吉祥的祝福送给每一个人。这场哈萨克族的“恰秀”仪式,让人们进入了“中秋节时间”。

  开席了。摆得满满当当的美食,奶茶的醇香,饱含着榆柳巷30多户居民对马新华一家的祝福,展现着人们快乐幸福的生活。

  “月饼吃了吗”“病治得怎么样”“啥时候回来”……

  大家与马新华视频通话,邻居们围在马新华儿子加吾兰·马新华的手机前,纷纷询问马新华丈夫米吉提的治疗情况,送上节日的问候。

  9月29日,在额敏县额敏镇塔斯尔海村居民马新华家,左邻右舍相聚一堂庆中秋,马新华因丈夫身体不适在乌鲁木齐接受治疗,所以缺席此次家宴。儿媳加依娜·哈尔木拉提正在与千里外的马新华视频通话。记者 王昕 摄  

  “今天大家一起来给我们过中秋节,我心里感动得很。”手机那一头,马新华红了眼圈。她说:“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会永远记住大家的情谊。”

  这一边,杨吉春老人和邻居们热泪盈眶。

  额敏县地处中国西部边陲,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区域,“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理念深入人心。夜色里,庆祝中秋节、国庆节的彩灯熠熠生辉,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音乐响起,人们翩翩起舞,庆祝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也祝福马新华一家幸福美满。

  人间至味是团圆

  张蓓

  悠扬的歌声响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各民族的美食端上来——在额敏县榆柳巷马新华家的小院里,一起欢度的各民族传统节日很多,但每一个月圆情浓的中秋节一定是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佳节情更浓,这个欢聚着左邻右舍、回荡着各民族亲朋好友笑声的小院,是此刻天山南北万家灯火的缩影,凝聚着浓浓的手足情谊、洋溢着在祖国大家庭怀抱中的幸福与安宁。

  榆柳巷不长,却给我们讲述了悠长而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故事的叙事并不宏大,但却像盈盈月光洒进了心底最柔软之处。血缘和语言从来都不会隔阂亲情,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困难和坎坷从不会阻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为我们守望相助、手拉着手。在一起筹备节日的忙碌快乐里,在饱含情意的丰盛菜肴里,在风雨共担、明月共赏的情怀大爱里,一颗颗民族团结的种子就这样深深种下,在日复一日的真情滋养下根深叶茂,开出同气连枝的团结花,结出血脉相连的团结果。

  明月照古今,四海同升平。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基因,镌刻在一轮亘古的明月里,也蕴藏在那块象征着团圆与幸福的月饼里。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宝相花月饼,和今天端上马新华家餐桌的月饼毫无二致,丰富的馅料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一体成就了那难以割舍、愈品愈浓的中国滋味。

  人间至味是团圆。共赏皎皎明月,细品幸福滋味,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在每一次幸福团圆的欢聚时光中,就在每一个携手向前的平凡日子里。

  (“大家谈”投稿邮箱:xjrbplb@126.com)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崔导胜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