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旗手”沙勒克江第811次升起国旗

“看到国旗升起,大家心贴得更紧了”

2023-10-01 16:34:49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10月1日,五星红旗飘扬在沙勒克江家的小院。

  文/图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热依达

  10月1日,国庆节。

  前夜的小雨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塔城市洗得一尘不染,空气中洋溢着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的喜悦。

  天刚蒙蒙亮,家住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的沙勒克江·依明已打扫完庭院。沙勒克江身着干净的衣服,拿出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轻轻地抚摸着,这将是他在自家小院里第811次升国旗。

  自2009年10月1日起,每逢周一和重大节日,沙勒克江都会在小院里举行升国旗仪式,已经持续了14年。

10月1日,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沙勒克江·依明(右)在小院里举行升国旗仪式。

  2021年6月1日,沙勒克江受邀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并与国旗护卫队开展互动交流。之后,他在小院里升国旗的次数越来越多。“参加升国旗仪式是对心灵的洗礼,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每次升完国旗,大家喜欢听我分享去北京的经历,听我讲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可以感受到大家对祖国的热爱越发浓烈。”沙勒克江说。

  14年来,他累计接待参加升国旗仪式的各族干部群众超30万人次,先后发放了近10万面国旗。

  升国旗仪式开始前,这位77岁的“老旗手”却略显紧张。“年龄大了,不知道还有多少次升国旗的机会。因此,今后的每一次升国旗对我来说都很珍贵。”沙勒克江说。

  9时许,前来参加升国旗仪式的街坊邻居、部分机关单位职工、企业和学校师生代表打破了小院的宁静。大家聚在一起,互致节日的问候。看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沙勒克江的表情舒展开来。

  搬音响、给在场的各族干部群众分发小红旗、把崭新的五星红旗细心地系在锃亮的不锈钢旗杆上……沙勒克江原本有些驼着的背一点点挺起来。

  “小红旗握在右手,然后贴近胸口,我们要把国旗放在离我们心脏最近的地方。”沙勒克江叮嘱大家。

  10时,小院顿时变得庄严神圣。伴随着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声中,现场的人们注视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国歌唱毕,国旗正好升至旗杆顶端,一分一秒都不差!沙勒克江露出微笑。

  升国旗仪式结束后,沙勒克江一如既往地开始了宣讲。

  “74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下,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要深怀感恩之心”……

10月1日,沙勒克江带领前来参加升旗仪式的各族群众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阵阵掌声中沙勒克江结束了宣讲,两位小学生给他送上了鲜花。张子墨、张子航是两兄弟。10年前,张子墨只有2岁,父亲张斌就抱着他到小院参加升国旗仪式。“当时,得知大叔在小院里升国旗时,我特别感动,就抱着老大来参加。后来老二出生了,我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来。希望从小在他们心里种下爱国的种子。”张斌说。

  升国旗仪式结束了,小院里的人们迟迟不愿散去。大家唱着、跳着,一起合影留念。

  看着院子里意犹未尽的人们,沙勒克江感慨:“我家院子小了,来参加升国旗仪式的人快站不下了。”这些年,小到襁褓中的婴儿,大到90多岁的老人都会到小院来参加升国旗仪式,他们当中各民族同胞都有,并且来自全国各地。沙勒克江说,通过参加升国旗仪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同胞心里深深扎根。

  “爷爷,我们是新疆职业大学的学生,这次是专程到您家来参加升国旗仪式的。”5位年轻的女孩将沙勒克江围了起来。

  “我们想在国庆假期旅游,老师建议我们一定要来塔城,参加爷爷在小院里的升国旗仪式。从小到大我们参加过很多次升国旗仪式,这一次最为难忘。”来自吉林省松原市,目前就读于新疆职业大学的郭璐璐激动地说。

  “国旗是祖国母亲的象征,看到国旗升起,大家心贴得更紧了。”14年了,每次问到为什么要在小院举行升国旗仪式时,沙勒克江的回答始终如一。

  “只要我还能站起来,我就会一如既往地升国旗。”沙勒克江说。

  离开沙勒克江的小院,穿行在塔城市大街小巷,一面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随处可见。五星红旗飘扬在沙勒克江家的小院里,也飘扬在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各族儿女心中。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李娜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