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巴州村里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023-11-21 10:44:37    来源: 巴州融媒体中心

  “目前梧桐湾旅游产业收益230余万元,拉动就业100余人。”11月中旬,今年34岁的巴州且末县阿克提坎墩乡托格拉克艾格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富钊算起增收账时满脸喜色。

日前,新疆疆鑫鱼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哲凡(左)和搭档在直播间向全国网友推介鱼面。特约记者 郭城 摄

  “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溜冰”的梧桐湾景区,是杨富钊在阿克提坎墩乡党委、政府支持下,按照“文化+旅游+就业”思路打造的得意之作。

  托格拉克艾格勒村人均土地不足6亩,村民增收乏力。杨富钊将目光投向乡村旅游产业,经与驻村工作队商议,在巴州税务局、巴州邮政公司的支持下,争取到了项目资金80万元,利用村里的湿地和水域等资源优势,于2019年建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梧桐湾景区。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在巴州,有越来越多像杨富钊一样的年轻人投身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年轻的他们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

  今年33岁的艾海鹏,2015年加入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接触农业无人机,目前是一名“智慧农田”管理者。

  2021年,在尉犁县党委组织部驻兴平镇达西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艾海鹏带领团队在达西村启动了3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运用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棉田“耕、种、管、收”全过程智能化。

  “2022年我负责的棉田实现大丰收,棉田实现75.2%的无人化率,平均亩产达403.6公斤。今年我们挑战了5000亩无人机棉花耕种,平均亩产籽棉440公斤。”艾海鹏说,未来,他将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慧化,让种植户能更高效、轻松的方式管理农田,享受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的成果。

  返乡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增收,也定格了青春身影,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今年36岁的崔哲凡是新疆疆鑫鱼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2019年1月,他来到博湖县才坎诺尔乡哈尔尼敦村。博斯腾湖区是全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面,丰富的水产资源让崔哲凡看到了发展鱼面产业的商机。

  崔哲凡在县委组织部、老干局、党校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支持下,引进标准化生产线,成立公司,注册商标,很快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目前,他在库尔勒、乌鲁木齐、西安等地建成鱼面发货仓库,一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有12位村民在公司就业,人均月收入4000余元。”崔哲凡说,他致力于打造生产、储存、配送、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模式,让新疆更多的优质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

  在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阿尔孜尕尔村,村民们提起夏欢会连声夸赞他是一个有想法、干实事的致富带头人。

  夏欢大学毕业后,先后到山东、安徽等地系统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2015年回村后,他开始在大棚试种双孢菇。同年,在巴州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夏欢牵头成立和静县疆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工作队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与合作社商议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领村民发展菌菇特色种植,初步形成菌棒生产、食用菌培植、产品精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合作社吸纳当地20余名村民就业,带动人均增收3000元。

  如今35岁的夏欢自主创业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对未来更是充满信心,“我们要做实做细产品深加工,积极引进智能设备,持续推广销售渠道,助力更多的村民增收。”

  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青春的力量激荡,一个个青春身影,正朝着同一个梦想奋力奔跑……

  (巴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彦强  通讯员 冀珊珊)

[责任编辑: 赵静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