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绕城郭——天山南北齐心协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4-04-29 10:08:5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两山”理念的新疆实践】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描绘江南春天美景的诗句,用在当下的新疆也颇为贴切。

  无论是在南疆还是北疆,碧波荡漾、水鸟翔集、人鸟和谐的场景随处可见。

  近年来,新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狠抓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开展综合治理,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俯瞰昌吉市三屯河流域(4月28日无人机摄)。近年来,昌吉市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编制“一河一策”综合治理方案及岸线利用规划方案,打造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河道。何龙摄

  悉心管水 统筹用水

  2023年,全区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5.9%,超年度目标1.4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生态环境部公布2023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新疆有4地进入全国前三十,其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排名第6位、吐鲁番市排名第7位、昌吉回族自治州排名第12位、乌鲁木齐市排名第29位。

  这一切得来不易。

  新疆国土面积占全国六分之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山区多平原少的格局,水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河道天然径流年内分布很不均衡,水资源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和最大约束。

  为治好水、用好水,自治区成立水资源管理委员会,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总河(湖)长、委员会负责人,把统筹推进节水蓄水调水作为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水资源在新疆经济、社会、生态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更加充分有效发挥。

  4月25日,在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乌拉泊水库管理站取水头部站点,张建平、刘海燕夫妇二人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巡库工作。出发前,刘海燕看了一眼放置在屋中用于水库水质监测的生物观察池,看到水箱中的鱼儿游得欢快,但水却略显浑浊。“最近气温升高,积雪消融,山上下来的水泥沙比较多。”刘海燕说。

在乌拉泊水库管理站取水头部夫妻站点相守多年的张建平、刘海燕夫妇。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行摄

  乌拉泊水源地是乌鲁木齐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担负着全市一半左右生活用水的重任。张建平和刘海燕夫妇家中的这个生物观察池,是乌拉泊水库最简易的水质监测设备,真正担负水质监测重任的是乌拉泊水源地自动化水质监测站,通过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水质及污染物变化情况,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预警预报。

  近年来,新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推动全区县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按期完成“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完成全区80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2022年,全区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完成率达到72.18%。

  同时,新疆推进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河湖生态用水保障,健全河湖生态水量(流量)保障机制,颁布实施一系列相关条例、办法,强化自治区流域水生态环境法治保障。2023年,确定15条重点河流和5个重点湖泊的生态水量(流量、水位)。全区建成4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国家清单中21条河流、6个湖泊的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排查河流岸线9362.62千米、湖泊岸线1210.841千米,排查入河(湖)排污口30个,持续开展的综合治理,使全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为进一步提高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新疆全力推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全区建成4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形成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水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疆各地的自动监测站具备自动采集水样、分析样品、上传数据和异常预警,实现对全区重点流域水质实时监测,实现国考、区考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吕任生介绍。

  清水绿岸 人水和谐

  即将进入5月,虽然赛里木湖景区的最美时刻还没有到来,但湛蓝的天空、晶莹的湖水和远处的雪峰相互映衬,宛若一幅绝美的油画,已经让来自山东的游客杜文霞直呼:“这里太美了,不愧是‘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

  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1米,水域面积453平方公里,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集湖泊、湿地、草原、森林、雪山、冰川和珍禽为一体,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新疆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023年,赛里木湖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新疆首个入围河湖。

赛里木湖风景区。景区管委会提供

  针对赛里木湖超载过牧、旅游开发等问题,新疆专门出台赛里木湖保护条例,在核心保护区域内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制度,拆除违建及草场禁牧,采取生态修复、植被保护、强化监管等措施,国控断面水质保持Ⅲ类。同时,赛里木湖建设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有害生物预防监测实验室、鸟类观测点、野生动物救护站、水文水质测量站及草地蝗害、鼠害监测体系等,统筹推进湖岸带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

  春日的头屯河沿岸,水清岸绿,景色宜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作为生态环境部确定的新疆52条美丽河湖建设清单之一的头屯河,曾经满目疮痍的干河滩早已不复存在。

  昌吉市民袁浩周末一有空,就会带着父母来到庭州生态绿谷游玩。“这里可以散步、骑行,还有体育场地可以运动。”袁浩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湖边还可以垂钓,晚上还能观赏灯光秀。每到周末,公园里就会有很多人专程过来“打卡”,庭州生态绿谷成为头屯河生态治理体现的成果之一。

  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是指符合“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愿景,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系统保护取得良好成效,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实现人水和谐的河湖。

  今年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2条河流、7个湖泊纳入生态环境部确定的美丽河湖建设清单。为了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新疆加强生态修复,推动形成湖泊良好生态保护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治理,积极推进河湖生态复苏,增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十四五”以来,全区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41个,申请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8.8096亿元,用于河湖生态保护及修复、湖泊生态健康调查评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等,对乌伦古湖流域、艾比湖流域等重点水体实施生态修复,修复河谷林草和尾闾湖湿地,有效加强了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今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正在组织各地州市积极申报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自治区将在国家清单基础上,将更多水质条件较好的河湖纳入自治区美丽河湖建设清单。

  废水焕新 润泽城池

  哈密市是水资源严重不足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2021年以来,哈密市实施“十四五”水资源配置规划,开展工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大力实施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中水总量不断上升。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减少,中水成了哈密市地表水之外的“第二水源”。

  再生水循环利用,既能减少工业用水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又能降低污染排放量,有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正是把废水“吃干榨净”,让再生水成为当地的“第二水源”,哈密市于2023年底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同时入围的还有另一个缺水城市——乌鲁木齐市。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将再生水的生产和使用作为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环。目前,乌鲁木齐市已陆续建成多家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也开始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和工业用水、水景观打造等。

4月25日,乌鲁木齐市和平渠试通再生水。丁峻摄

  从2022年开始,乌鲁木齐和平渠使用再生水,为沿线9个公园及河滩道路两侧绿化树木提供灌溉用水。使用再生水得益于乌鲁木齐市再生水扬水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再生水“北水南调”,满足米东区、水磨沟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及沿线公园等地绿化用水需求,每年可置换3200万立方米洁净水。再生水使和平渠重现潺潺流水,雅玛里克山更加郁郁葱葱,部分工业企业也实现废水“零排放”,全市工业循环用水水平不断提高。

  吕任生表示,两地入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不但对两市用水、节水、护水起到促进作用,对全疆区域统筹“三生”用水也提供了借鉴。根据试点目标,到2025年,哈密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可达到70%,乌鲁木齐市可达60%。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11座,设计处理能力307.87万立方米/天,实际处理量238.45万立方米/天。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约97.8%,较上一年增长0.36个百分点,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约44%,较上一年增长1个百分点,再生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赵静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