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潮生活 现代“话”新疆丨种太阳又种草!高科技“加持”下的沙漠变了样

2024-07-17 17:01:56    来源: 天山网

  潮,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潮科技、潮文化、潮生活已融入新时代新疆各族群众的日常。

  即日起,天山网推出《我们的潮生活 现代“话”新疆》专栏,全方位展现新时代新疆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天山南北各族儿女的奋斗姿态。潮起天山,炫出新疆范儿!

  多年来,新疆将荒漠化防治与发展沙产业紧密结合,成功将茫茫戈壁转变为莽莽林海,昔日的“沙窝窝”摇身一变成了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一场绿色与创新的变革正悄然兴起。现代化项目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创新模式,不仅颠覆了传统能源结构,还凭借技术创新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潮生活体验。

  “农光互补”:光伏与农业的完美结合

  在尉犁县和且末县,塔里木油田的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农光互补”模式,实现了光伏发电与高效种植的完美结合。项目引入了先进的滴灌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肥料使用情况等信息,实现了精准灌溉和施肥,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这种技术创新不仅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还减少了资源浪费,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加绿色、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牧光互补”:光伏与畜牧的和谐共生

  而在尼勒克县,中绿电的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则展示了“牧光互补”模式的无限可能。项目团队在光伏支架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将支架升高至适宜羊群穿行的高度,既保证了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又避免了对畜牧活动的干扰。同时,项目还采用了先进的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静止无功发生器等技术设备,确保系统参数正常、设备运行平稳。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性能,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光伏+”防沙治沙:技术创新助力生态修复

  新疆的光伏发电项目还积极探索“光伏+”防沙治沙的新模式。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建设的200兆瓦光伏项目利用光伏技术生产清洁电力,还通过技术创新改善沙漠生态环境。该电站还建立了无人机遥感网运营系统,实现无人机智能自主巡检,对光伏组件表面污秽、表面破损、异常发热等故障隐患进行智能分析,形成巡检报告,在提高光伏电站巡检效率的同时,大幅度提升巡检的精确度和安全性,确保了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此模式为新疆能源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这些技术创新的成果不仅为新疆的能源转型和生态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加现代、便捷的生活方式。他们享受着绿色能源带来的清洁电力,体验着智能化管理带来的高效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感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无限可能。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推广和深化,新疆的潮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活力!

监制:丁涛 杨涛

统筹:冯婷

策划:葛惠芹、马新玲

编辑:王荣

视频剪辑:李娜

部分视频拍摄:塔里木油田融媒体中心 罗琳耀

出品:天山网

指导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网、经济日报、新疆日报、兵团日报、兵团广播电视台、第一师阿拉尔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马新玲 崔导胜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