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叶凝露,秋甚美,诗意满仓
2024-09-07 10:10:56 来源: 天山网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北京时间9月7日11时11分将迎来白露节气,标志着仲秋的开始。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俗语有言:“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白露节气,天高云淡,白昼时分虽然暖阳如旧,但夜晚已经凉风四起,昼夜温差变大。
白露到,秋意浓。经过一个春夏的辛勤劳作之后,人们也迎来了收获季节。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鸟。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白露时节,鸿雁等候鸟自漠北而来,南飞避寒,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二候玄鸟归
玄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形象类似燕子。春暖“玄鸟至”,来时是“比翼双飞”;秋凉“玄鸟归”,去时是“拖家带口”。
三候群鸟养羞
“羞”同“馐”,是指美食。“养羞”是指群鸟趁着秋果丰硕、秋虫肥美之时大快朵颐,养得羽翼丰满,以此御寒。同时积攒和储藏过冬的食物。
白露习俗
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特别是民间风俗丰富多彩。
收取清露
古人常用露做饮品,并认为以秋季的露为佳。秋露多时,可以用盘收取,煎煮使之稠如饴,食用可使人延年益寿。
喝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采的茶既不像春茶那样嫩而弱、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
酿白露米酒
江苏、浙江、湖南等地有自酿米酒习俗,特别是白露时节,家家酿酒,用来招待客人。白露米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米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
吃龙眼
白露时节,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福建,有“白露吃龙眼”习俗。
采集“十样白”
在浙江苍南、平阳等地,白露这天要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十样白”说的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即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节气吃番薯可使餐后不会发胃酸,故以前农家在此时节以吃番薯为习俗。
打枣
白露前后农家开始收枣,用竹竿打枣用力要轻,以减轻对枣树的伤害,否则影响来年枣树产量,这种情况老人家称之为“打聋”。
白露养生
饮食:润肺健脾防过饱
白露饮食宜"养心肝脾胃"为原则,可多吃酸味食物以养肝,但不宜进食过饱,以免肠胃积滞。这个时候最好多吃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不要过分强调“贴秋膘”。可以适当多喝粳米粥、糯米粥,同时可加入甘蔗、银耳、莲藕等滋阴润燥之品。
起居:早晚添衣被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避免穿衣袒胸露背,睡卧不要贪凉。同时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
运动:适当加大运动量
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可选择健走、打太极拳、八段锦、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以微出汗但不疲倦为宜。
防病:防秋燥、防旧病复发
当气候进入仲秋,秋燥加重,燥易伤肺,肺伤则感冒咳嗽。还要预防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哮喘、慢性支气管、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容易旧病复发。
时值九月,秋甚美
一朵荷花在莲蓬旁悄然盛开。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伟 摄
美如油画!阿克陶金灿灿的向日葵花海进入盛放期。阿克陶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文静 供图
伊昭公路半山秋色半山雪。昭苏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巴特那生 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山峦间层林尽染,田野里瓜果飘香,秋日的舒爽让人心旷神怡,也诠释着这一时节的绚烂美好。此时新疆各地丰收的景象如同彩色的画卷,诗意满仓。
眼下,呼图壁县种植的玉米陆续成熟,种植户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晾晒。陶维明 摄
机械在那拉提空中草原上进行打草作业。
库尔勒99万余亩棉花陆续吐絮。库尔勒零距离 马丽娟 供图
9月3日,精河县农民将采摘的枸杞装箱。赛永杰摄
金秋时节,乌苏市2.14万亩辣椒陆续成熟,迎来了丰收季。乌苏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军 供图
娇艳欲滴的新梅缀满枝头。华岩明 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灯下夜读不觉秋夜长。
在这个格外令人舒心的时节,
愿我们保持向上的心态,
把日子过成喜爱的模样。
整合编辑:马新玲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