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别样红丨瓜农马海博有一群苗族兄弟
2024-10-10 00:10:4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10月8日,走进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汇峰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院内,几幢平房前,一排树木披挂着金黄色的树叶,绿意未褪的葡萄架下,休闲桌椅干净整洁,两米多长的烤肉炉留有余温。合作社负责人马海博说:“这两天,贵州来的务工人员准备干完活回家,我们专门把桌椅、烤肉炉搬出来,用新疆的美食给他们饯行。”
马海博的家乡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2009年来淖毛湖镇种哈密瓜,依靠勤劳的双手,他的哈密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最多时有2000亩。今年,他种了1600亩哈密瓜。
9月25日,杨德辉(右)带着务工队的伙伴们在汇峰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冷鲜库装运哈密瓜。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魏永贵 摄
“我们淖毛湖的哈密瓜是晚熟品种,一般9月份开始采摘上市。淖毛湖的哈密瓜品质好、耐存贮,销往全国各地。”马海博说。
淖毛湖镇是新疆晚熟哈密瓜集中种植区之一,多年来疆内外到这里务工的人很多。马海博的合作社里,既有来自疆内的务工人员,也有来自疆外各省区市的务工人员。十几年来,马海博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种1000多亩瓜,需要不少人。要想种出好瓜,也需要有一些熟练的种瓜把式。这十几年,很多来我这里务工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乡亲跟我成了好朋友。疆外来的务工人员里,还有一群来自贵州省的苗族兄弟们,他们每年都来,跟我像一家人一样。”马海博说。
马海博说的“苗族兄弟们”,领头人是杨德辉。当天,他正领着十几位伙伴往合作社的冷鲜库里搬运哈密瓜。
“新疆是个好地方,美景美食多。新疆人豪爽热情,好得很。”运瓜间隙,杨德辉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说。
2012年,20来岁的杨德辉来到淖毛湖镇务工,在马海博的瓜田里干了半年。他干活不惜力,很受马海博认可。
“这个小伙子干活利索,不怕吃苦,再说,他从贵州到新疆来务工,也很不容易。我决定给他增加劳务费,从那时起到现在,给他的工钱在淖毛湖镇来说一直是比较高的。”马海博说。
在淖毛湖打工挣到了钱,杨德辉回乡后决定带着几位伙伴一起来。这一带就是十几年,最多时村里有四五十位苗族乡亲跟着他来过淖毛湖。
“我现在工资五六千元,我的伙伴们每个月也能拿5000元以上。在这里务工,看病给报销医药费、回家给资助火车票钱,还专门让我们一起来的人负责伙食,让我们随时能吃到家乡饭。”杨德辉说。
“合作社成立后,我们给他们发的工资里增加了工龄补贴,底薪每月5000元,多干一年每月增加100元。”马海博说,如今,杨德辉带的这帮“苗族兄弟”都成了种瓜好把式,“大家感情好,他们也替我们在操心。有时候我都不用去地里,他们自己就把活干完了。”
今年,淖毛湖镇的晚熟哈密瓜行情不错,瓜农和务工人员都挣了钱。“像我们这支务工队,还有几对夫妻,务工半年,能挣六七万元,这个收入是不错的。”杨德辉说,虽然家乡的气候不适合种植哈密瓜,但是家乡很多人都会种哈密瓜,这都是在淖毛湖学的,“明年,我还要带更多的乡亲来新疆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