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鱼把头”张海江家的幸福年

2025-02-02 09:30:08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1月28日,张海江一脸喜气开着车赶往乌伦古湖,这是年前最后一次起网。

  “夏季我们主要是出船捕鱼,每天清晨出船,下午才能回来。冬季轻松多了,一般是挂网捕鱼,运气好时一次能出五六百公斤鱼。”张海江说,为了除夕能在家好好吃个团圆饭,他算好了时间过来起网。

  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的乌伦古湖,是中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1035平方公里,也是新疆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湖内盛产20多种鱼,年产量达8000余吨。

  “鱼把头”张海江出生在乌伦古湖边,他和父辈都把这个湖叫做“海子”。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渔民在海子边生活、劳作。

  不久前,福海县举办了第十八届乌伦古湖冬捕文化旅游节,张海江带着渔民向游客展示了祭湖醒网等古老的冬捕文化,撒下冬捕季的第一网,正式开启了“春节模式”。他和渔民们忙着捕鱼,并把捕来的鱼运至福海县各大鱼店、超市等。他们的鱼成为许多家庭年夜饭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

  “每年春节前后,都有很多外地游客来买鱼,基本上是捕多少卖多少。”张海江说,每年大年初一,渔民们还会赶到湖边,给渔船贴上大红的“福”“丰”“吉”等字,并燃放鞭炮,“渔民企盼新的一年顺风顺水,丰收丰卖,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一直以来延续下来的习俗。”

  张海江的妻子汪梦芝在福海县城开了一家“海江渔家”饭店。除夕当天,饭店的生意很红火。

  10时30分,吃过早饭的汪梦芝开上小货车赶到菜市场,采购当天饭店要用的食材。

  下了车,汪梦芝就像一阵风似的小跑起来,在菜市场里穿梭着。四处都是熟人,她一边和跟她打招呼的人回应着“过年好”,一边采购着需要的食材和调料。虽然没有清单,但需要采购的东西全在她脑子里。称重、付钱,所需食材全部采买完装上车,不到半个小时。

  回到店里,前台告诉她,已经有4桌客人预订了饭菜。

  汪梦芝安排好后厨各项工作,便自己动手忙碌起来。择菜、剥蒜……半个小时后,准备工作完成。

  预订饭菜的几桌客人显然是老主顾,都点了饭店招牌菜木桶鱼。汪梦芝笑着说,这是自己的拿手菜,必须自己上手。一个中午,汪梦芝都在或做鱼或备菜中忙碌着。

  “过节了还这么忙,觉得辛苦吗?”

  “怎么会辛苦?你看,以前父辈靠打渔为生,那才辛苦呢,起早贪黑还挣不上多少钱。现在多好,县里支持发展旅游业,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汪梦芝说,每年县里都会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游客越来越多,“海江渔家”从最初在冰面上搭砖房起灶台,发展到现在每天可接纳上百人用餐的三层饭店,变化令人惊喜。

  冬捕季过后,乌伦古湖要进入为期4个月的休渔期,但张海江夫妇不会闲着,“我们打算研究更多新菜品,满足天南海北的游客需求。”

  在乌伦古湖,以张海江为代表的渔民们依靠这方水土,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马新玲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