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没见过这些“小可爱”?

2025-02-07 19:44:37    来源: 天山网

  冬季的新疆,不仅受到滑雪爱好者的喜爱,一群群冬日“精灵”也悄然现身,为这片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今天小编就带您看看近期镜头捕捉住了哪些“小可爱”!

  【涨知识】

  马鹿:

  马鹿并不是马,只是形似骏马而得名,它是鹿科、鹿属的哺乳动物,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马鹿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种类多达数百种,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2024年12月14日,在昌吉市江布拉提草原,天山马鹿正在月光下悠闲散步。杨勇 摄

  鹅喉羚:

  鹅喉羚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上体毛色沙黄或棕黄,吻鼻部由上唇到眼平线白色,体形似黄羊,尾巴比黄羊长,所以又被称为“长尾黄羊”。颈细而长,因雄羚在发情期喉部肥大,状如鹅喉,故得名“鹅喉羚”。鹅喉羚栖息在海拔300米至6000米之间的干燥荒凉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多以青草等植物为食。它们大多白天活动,常结成几只至几十只的小群,善于奔跑,时而撒欢奔跑,时而追逐打闹,时而停留觅食“窃窃私语”,宛如荒漠中的“精灵”。

近日,成群鹅喉羚现身玛纳斯县北部沙漠。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花脸鸭:

  花脸鸭又名巴鸭、黑眶鸭、眼镜鸭,是鸭科鸟类中颇具辨识度的物种,以脸上酷似画着京剧花脸脸谱而得名,被列入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在中国2021年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花脸鸭属小型鸭类,体重约0.5千克,体长37-44厘米,喜欢集群生活,冬季常常集成大群,也常与其他鸭类混群。花脸鸭属于杂食性鸟类,主要以各类水生植物的芽、嫩叶、果实和种子为食。它们对于栖息地的选择非常挑剔,通常选择水质清澈、食物资源充足的区域作为迁徙途中的停歇点或越冬地,尤其喜欢那些水生植物丰富且隐蔽条件良好的水域环境。

1月6日—14日,新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这是监测人员在阿图什市拍摄到的花脸鸭。丁鹏摄

  欧亚鸲(qú):

  欧亚鸲也叫知更鸟,通常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温带地区,选择生态环境良好、食物充足的地方栖息。

1月20日,网友在伊犁河旅游风景区拍摄到的欧亚鸲。视频截图

  剪辑:古丽革乃·艾尔肯

  视频素材及资料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昌吉日报、伊宁市融媒体中心、哈巴河县融媒体中心、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融媒体中心、额敏县融媒体中心、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罗玲 刘芳 王昕冉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