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千里带杯土 新疆这所学校亮了

2025-03-13 15:09:3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

  “没想到我们脚下看似平常的土壤却有这么深的学问和奥秘!”“当父母看到通知书上写着让我采集家乡土壤带到学校时,他们说学校布置的这个入学前作业很有特色”……

  在日前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开展的“新生一杯土”座谈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畅谈对“新生一杯土”的感受,表达着对所学专业的初步认识和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憧憬。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生在整理采集的土壤样品。图片由新疆农业大学提供

  交流座谈中,更多的同学也表达了对专业的归属感。今年,一些学生寒假返乡,当他们把在学校土壤分析测定的结果反馈给农户,引导农户如何通过科学利用、改良培肥等进行土壤改良时,农户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可。“与农户的深入交流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农大人、资环人,肩负着守护土壤健康、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光荣使命。”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金弘毅深有感触。

  与大多数新生不同,去年9月开学,该学院249名新生每人行李箱里都装了一杯土,这些土壤来自全国各地,是大家入校后交的第一份作业。

  从2021年至今,新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已连续4年开展“新生一杯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为标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考入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新生们走进田野,扛起铁锹,亲身体验作为“土壤人”的一天,大家挖掘土壤标准剖面、采集土壤样品、开展农田生产信息数据调查、与农户交流,全方位开启专业认知之旅。至今,已有600余名学生参加了“新生一杯土”调查采样活动,采样点遍布新疆、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全国28个省区市300多个县市,共收集到615份土壤样品。

2024年暑期,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生在田间地头采集土壤样品、与农户交流。图片由新疆农业大学提供

  “我们发起‘新生一杯土’活动,鼓励新生从家乡采集一份土壤样本,以此作为学习专业的起点和了解农业的平台。”新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盛建东介绍,活动发起的初衷在于引导新生从认识家乡土壤的基本特性开始,逐步积累专业知识,未来反哺家乡,解决家乡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学农爱农情怀培养。

  令盛建东欣喜的是,从入学前“挖土、带土”,到入学后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入实验室“测土”,将测土结果指导“改土”,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院也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田间参与技术服务打通了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探索了新农科教育科技一体化改革创新模式。

  四年来,新生通过学校开发的“乡土农情调查”app程序累计收集到的615份土壤样品信息,其分析测定结果今年将接入新疆土壤大数据平台,为土壤改良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丰富的大数据支撑。

  “土壤取样一个环节出错,便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细心、耐心和技巧缺一不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胡原来自黑龙江省,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原本以为这是件不难完成的任务,但通过老师们远程指导才明白土壤取样看似简单,实则藏着大学问,这次经历也激发了他学习专业的兴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农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近年来,资源与环境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立足“三农”、勇于创新,厚植学生爱农思想,构建了“入学前触土—入学后识土—毕业时用土”的连贯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也探索出了农科类学生“走进农村——采集土壤——认识土壤”的实践路径,将四年不断线的专业教育模式扩展到入学前,延伸为“四年半不断线”。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李娜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