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马在贺兰山成功诞下小马驹
2025-04-18 10:43:2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梅 通讯员张赫凡报道)4月16日,记者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历经数月的适应性训练,由新疆成功放归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批次普氏野马,于4月13日顺利产下第一匹小马驹。这匹小马驹的诞生,意味着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重引入工作获得初步成功,贺兰山的生态环境适宜普氏野马生存和繁衍。
4月13日,由新疆成功放归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批次普氏野马顺利产下第一匹小马驹。张赫凡 摄
普氏野马又名蒙古野马、准噶尔野马,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幸存的野生马种,被称为有6000万年进化史的“活化石”,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启动了普氏野马种群重引入工作,从国外引进普氏野马并在新疆建立繁殖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现存普氏野马的种群数量已突破900匹,约占全球野马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保护级别从野外灭绝调整到了濒危。
4月13日,由新疆成功放归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批次普氏野马顺利产下第一匹小马驹。张赫凡 摄
历史上,贺兰山曾是普氏野马的栖息地。其作为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也是普氏野马理想的栖息地。
2024年9月,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指导及新疆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启动贺兰山普氏野马重引入工作,计划从新疆引入三批次共18匹普氏野马。最终在贺兰山实现普氏野马的繁衍生息,并形成稳定种群。
4月13日,由新疆成功放归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批次普氏野马顺利产下第一匹小马驹。张赫凡 摄
“去年12月引入的第一批次6匹普氏野马,经过数月适应性训练,现在已经适应了贺兰山生态环境。其中,一匹母马在4月13日凌晨1点多顺利产下一匹小马驹。此外,还有母马也在待产中。”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说。
今年3月底至4月上旬,该局按计划从新疆又引入了两批次12匹普氏野马。目前,科研工作者已为18匹普氏野马划分了3个小种群,并制定了种群交流和繁育计划,希望通过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进一步维护普氏野马遗传多样性,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为建立稳定、健康的普氏野马种群提供了有力保障。
4月13日,由新疆成功放归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批次普氏野马顺利产下第一匹小马驹。张赫凡 摄
普氏野马在贺兰山的种群扩员和新生命诞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为持续扩大普氏野马野化放归区域、增加野生种群数量,2021年9月至10月,我国曾首次从新疆往内蒙古跨省放归两批12匹普氏野马,并取得阶段性成功。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我国实施的第二个跨省放归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