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丨湛思敏:当好基层调解路上的“暖心工匠”
2025-04-22 18:53:3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4月19日,天还没亮透,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奇台镇果果滩社区调解员湛思敏就带着特殊任务出了门。社区居民张云(化名)夫妻俩因为家庭琐事矛盾不断激化,整晚吵架不说,甚至动起了手,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一夜没睡好的邻居向湛思敏打去了求助电话。
湛思敏正在工作中(右)。图片由本人提供
刚到单元楼门口,湛思敏就能听到楼上传来的争吵声。
在门口张望的邻居赶紧迎了下来,“吵了一夜了,起初还放低声音吵,后来完全不管不顾了,这房子也不隔音,都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你说说……”
稍稍安慰了一宿没睡的邻居后,湛思敏轻敲房门,“我是社区调解员小湛,方便进去聊一聊吗……”温和的声音像一缕清风,吹散了屋内“火药味”。
“小湛,我们知道你,真不好意思,惊动了你。”女主人赶紧将她让进了客厅,其丈夫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家里好干净整洁啊,装修风格也好看,一看就知道家里有个贤惠媳妇!”看见家里一尘不染,湛思敏禁不住夸赞,屋里剑拔弩张的氛围迅速缓和下来。
“生活中相处肯定会有小矛盾,其实就是谁都不愿低个头,想想两人在一起的初心还在不在,婚礼上的誓言还算不算数?”考虑到两人没有原则性矛盾,湛思敏开门见山打开了话匣子。一个小时后,晨光透过窗户照在张云的脸上,看着妻子泪光莹莹,丈夫王山低下头来,虽近在咫尺,他仍通过手机给妻子发去了道歉信息,“宝宝,是我不对……”
看着两人重归于好,湛思敏笑眯眯地起身告别,看了看手表,她还能赶得上送孩子去幼儿园。
这样的场景,对这位扎根基层五年的调解员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从婚姻家庭纠纷到邻里矛盾,从供暖问题到关心特殊群体,在果果滩社区,湛思敏的手机早已成了“民生热线”。她负责包联的2栋楼146户居民,家家都有她的联系方式。“小湛啊,我家暖气又不热了”“楼上漏水把我家墙泡了,怎么赔偿啊”……这些家长里短,在她心里都是要落实解决的头等大事。
翻开湛思敏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功课:清晨研读新司法解释,午休时整理典型案例,深夜撰写调解心得。办公桌上泛黄的《人民调解实务手册》里,夹着五颜六色的便签,“婚姻冷静期适用”“劳务报酬追索时效”等批注清晰可见。
“调解不是和稀泥,要让双方都看到法律的刻度。”去年处理孙某劳务纠纷时,面对6年未结的欠薪且无书面证据的困局,她连续三天走访工地、查阅微信记录,最终通过线上调解,让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如今,“有事找小湛”已成为社区流行语。湛思敏的微信置顶的居民群,消息提示总是从清晨响到深夜。面对年轻的小夫妻闹别扭,她学会通过微信表情包沟通;针对家暴受害者,她引入心理辅导团队;遇见老夫老妻斗嘴,她请来法律专家帮忙……
夕阳西下,阳光给社区调解室墙上的锦旗镀上金边,湛思敏正整理着当日调解记录,思考着第二天的工作。多年来,她将法律的刚性揉进调解的温情,让2000多起矛盾纠纷化干戈为玉帛。正如她在工作笔记扉页所写:“法理不外乎人情,正义终须暖民心。”这位温柔且有力量的基层调解员,将继续用初心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