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疆故事⑦丨与红旗共舞的人生

2025-05-06 16:32:01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沙勒克江·依明

  如果生命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如果信念有声音,那一定是国歌的旋律。

  我生活在塔城市哈尔墩社区,今年79岁了。我的故事,就像新疆大地上的石榴籽,里面浸润着红色记忆、民族团结与爱国情怀的甘甜。

  小时候,家里总飘着一面五星红旗。那是1950年,解放军某排来到塔城,战士们无处落脚,父母腾出家里4间空房和院子,让他们住了8年。战士们帮我们种菜、耕地,逢年过节便一起跳舞、吃抓饭。院子里那面五星红旗,每逢节日便升起,猎猎作响。

  父亲常摸着我的头说:“这旗帜是咱们和祖国连在一起的纽带。”那时的我不懂深意,却记住了红旗的鲜艳和解放军叔叔的笑容。这段与解放军共处的时光,在我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1992年,我开了家“放心肉店”。此后那些年,每逢教师节,我都会为各族教师提供平价肉,还经常给残疾老人、孤寡老人及困难邻居免费送肉送菜、上门慰问。

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沙勒克江·依明正在小院里升国旗。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2009年,我想,自己还能为社会、为家乡做些什么?于是,我召集家人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说出了想在小院升国旗的想法,“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看到国旗,大家的心就在一起了。”家人全力支持,儿子跑去申请手续,女婿架起旗杆,外孙女找来升旗视频,耐心地教我练习。那年10月1日,80多位邻居挤满小院。当国歌奏响,望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许多人都忍不住落泪,大家心中的深深的爱国之情被唤起。

  每次升旗仪式后我和家人都会为来的邻居们准备早餐,一边交流感情,一边宣讲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女婿吾买尔感慨地说:“爸爸,您做了我们很多人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我们都打心底里支持您!”86岁的哈萨克族老党员王福林,是我30多年的老朋友、老邻居,他拿出2000元热心捐助,还四处发动亲朋好友参加升旗仪式,自告奋勇当起了“护旗手”,这一当就是十余载,风雨无阻。

  街道和社区党组织是我最坚实的依靠。新城街道党工委、哈尔墩社区党支部的同志常来我家,给我加油打气,鼓励我继续升旗;相关部门帮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小院门前的夜路被照亮;在街道的积极协调下,小院里还新建起二层的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国旗下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有人来参观时,街道和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就会变身义务宣传员、解说员。

  从那以后,每逢重大节日,我都会在院内举行升旗仪式,还会在国旗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宣讲。我用最质朴的语言、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例以及自己的亲身感悟,告诉身边的各族同胞:“咱们现在吃穿不愁,看病有医保,困难家庭有低保……这可都是党对我们的关怀,我们有啥理由不感恩党和祖国?”现在,已有32万余人次党员干部群众听过我的宣讲。

  为了讲好政策,我每天都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把大事要事详细记在本子上,还会写下自己的思考,当作宣讲时的素材;人民日报、新疆日报等都是我的常备刊物,遇到看不懂的地方,我就请儿子逐字逐句讲给我听,然后再写下自己的理解。

  这些年,新疆的发展日新月异,就拿塔城来说,变化让人惊喜。越来越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以前出口产品是单一传统的百货、果蔬等,如今已扩展到商品车、新能源风电设备等新兴产品。

  2021年6月7日,我终于成为一名预备党员,面对党旗宣誓时,我的手颤抖却坚定。我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如今的小院,红旗依旧飘扬。2021年,我们祖孙三代受邀到天安门观礼,还捐赠了一面在小院升过的国旗,那一刻,我无比自豪。有人问我:“你还能坚持多久?”我坚定地指着儿孙说:“我老了,有他们;他们老了,还有下一代。”

  至今,我们发放了12万面小国旗,每一面都承载着“石榴籽”般的团结信念。我还把小院升起的国旗送到祖国各地,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爱国热忱。

  我常站在小院里,望着湛蓝天空下舒展的红旗,心中满是感慨。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和千千万万新疆儿女一样,会用最朴素、最真挚的方式,一直深爱着她,守护着她。(热依达整理)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罗晓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