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护理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民生逻辑

2025-05-12 15:34:2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苏璐萍

  AI护理系统辅助,15秒就能为罕见病少年精准匹配治疗方案;远程会诊加持,能为边远农村的患者就地解决急症;轻点手机,专科护士24小时内就能带着“护理包”叩响家门……近年来,新疆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贯通“AI+护理”“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打破地域限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护理服务朝着更普惠、更精准的方向迈进。

  推动护理服务智能升级

  5月8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陪送中心,护士长乌丽帕西正通过医院“钉钉抢单”系统,查看陪送申请进度。

  随着AI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加速应用,智能护理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率先引入AI护理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智能分诊、电子病历结构化、风险预警模型等应用,实现护理服务的全流程再造。

近日,依托DeepSeek平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开展个性化教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近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的一位罹患罕见病的少年让护理团队揪心不已。传统护理方案收效甚微时,护士长张亚荣打开AI护理疑难危重病例智慧会诊平台,输入23项诊疗数据,系统15秒内在海量相似病例中筛选出可借鉴护理方案。“就像给罕见病护理装了导航仪。现在制定方案又快又准,安全系数更高了。”张亚荣感慨。

  穿过繁忙的住院大楼,陪检员赛迪古丽·马木提的手机不时传来清脆提示音。依托“钉钉抢单”系统,她当日的任务路线被科学规划:9点40分送2号住院部患者做CT,10点接4号住院部患者做核磁共振……这个曾因路线规划不当日均行走3万步的陪检员,如今工作效能提升40%。“系统就像贴心的导航员,让我们把时间真正花在服务患者上。”赛迪古丽笑着说。

  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护士李兴红正与“AI患者”进行沟通训练。面对这位虚拟的“糖尿病老人”,她需要解答饮食管理问题。“每个AI患者都有独特的性格,上次我还被怼得脸红呢!”李兴红说。

  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莉介绍,在护理教育模式创新中,临床带教老师依托DeepSeek平台构建智能交互式教学体系,可通过模拟不同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的AI患者,系统性训练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临床沟通能力。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部分AI护理指控,尽管AI技术在新疆护理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护理流程的信息化已显著提升服务效率。”张莉说,下一步,医院将构建“AI+护理”全场景应用生态,推动护理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智慧驱动转型。

  让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基层

  5月7日清晨,自治区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中心静脉导管室护士长鲁华刚结束对一名患者术后护理的指导,就接到了洛浦县人民医院的紧急会诊申请。这已经是该院本月第2次通过远程系统会诊疑难护理病例。

  护理远程会诊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远在洛浦县恰尔巴格镇的古丽努尔(化名)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2024年3月,古丽努尔在乌鲁木齐完成乳腺癌手术后,回到家不久,她留置PICC导管的胳膊肿胀起来。疼痛难忍的古丽努尔到洛浦县医院就诊。PICC专科护士如孜古丽·艾合买提伊民完善了血管B超及相关血液检查后,也拿不准该如何处理。普外科护士长伊再提古丽·伊力哈木申请了远程会诊。

  千里之外,鲁华仔细分析检查结果,查看患者手臂情况。“就用这两种药4小时交替湿敷,注意避开穿刺点,每八小时测量一次臂围……”鲁华耐心指导,带着两人为古丽努尔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方案。伊再提古丽实时记录着抗凝药用药注意事项,孜古丽举着手机认真拍摄操作规范。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细化护理,古丽努尔胳膊的肿胀情况明显好转。“通过远程会诊,我们不仅能就近就地缓解患者的病痛,降低他们的医疗支出,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跟师学习过程。”伊再提古丽说。

5月8日,洛浦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正在护理患者。包璇林摄

  2024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了《自治区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工作方案》,大力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着力提升县域医疗水平。

  一年来,通过不断加强远程会诊和互联网平台建设,我区三甲医院专家资源得以广泛辐射基层,以往医疗资源向大城市集中的虹吸效应有所缓解。

  破解居家患者护理难题

  5月6日,库车市民崔海珠轻点手机屏幕,在“库车市人民医院服务号”完成母亲杨兰(化名)的上门导尿服务预约,系统显示:30.78元上门导尿费+7元膀胱冲洗服务费,服务科室、咨询电话、护士信息、上门时间清晰可见。

  在新疆,“互联网+护理”已成为破解居家患者护理难题的关键。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108554人次。

  拿库车市来说,60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12%,加之术后康复、母婴护理等需求,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大。

  近年来,自治区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经库车市卫生健康委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医疗集团平台,2023年8月,库车市人民医院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涵盖导尿、换药、新生儿护理等27项上门服务。

  杨兰因病长期卧床,并携带导尿管。崔海珠算过一笔账:以往每次更换导尿管需全家出动,平板车转运、排队挂号耗时半天。如今手机下单后,护士24小时内上门服务,两年间已完成56次专业护理。“这是老百姓需要的民生工程。”崔海珠说。

5月8日,库车市人民医院护士上门为患者服务。库车市人民医院供图

  截至2025年5月1日,库车市人民医院已累计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2026人次。从两年多的数据来看,开展最多的几个项目是新生儿胆红素测定、导尿、血糖监测、小换药、更换胃管和引流袋等,服务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婴儿。

  在实践探索中,医院形成“智慧平台+规范管理+社会协同”的创新模式,如开发智能调度系统,实时追踪注册护士的服务轨迹与工作时长;联合雷锋车队建立医疗运输保障体系,确保护士优先上门服务;编制标准化操作手册,规范27项服务的操作等。

  库车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兼医疗集团党委书记第继周介绍,库车市将不断拓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范围,逐步由医疗集团牵头医院向其他各分院辐射,最后全面覆盖县域内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更多群众受益。同时,借助医疗集团力量和平台,在基层培养一批农牧民群众身边的专业服务团队。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张赏华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