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程看新疆丨“放羊娃”成为工程师:感恩祖国
2025-05-17 22:55:44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从上水库大坝到下水库大坝,从地上设施到地下厂房,从右岸洞室到左岸铁塔……如果把与天山天池隔山相望的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阜康抽水蓄能电站”)比作一个景区,胡安什别克·萨依然一定是出色的导游。
5月15日,“大国工程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这座中国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后,胡安什别克等一批青年工程师的专业介绍让记者收获颇丰。
5月15日,在阜康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大坝,胡安什别克·萨依然(左)和同事在探讨工程技术。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摄
坐落于群山中的阜康抽水蓄能电站,自2017年4月正式开工以来,锻造了不少优秀技术人才。32岁的胡安什别克是电站唯一的哈萨克族工程师,他在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塔依索依干村长大。2019年,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本想留在南方,但注意到家乡新疆发展得也很快,有一连串“大国工程”正在兴建,便选择返乡就业。
“我很荣幸一入职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就投身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这个支撑新能源大发展的巨型电网‘调节器’建设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充分历练。”胡安什别克说。工作第二年,他被评为初级工程师;工作第四年,被评为中级工程师;明年,他将申请高级工程师评定。
胡安什别克常对他的师傅、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芦建刚说:“我从一个牧民的孩子成为工程师,这在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放羊时从没想过。我一辈子都感恩党的好政策,感恩祖国的培养。”
怀着一颗感恩和进取之心,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间,胡安什别克寸步不离师傅,每天跟着师傅进工地、看现场。图纸不离手,混凝土指标、钢筋间距等技术规范牢记心间,渐渐地,项目区域内一些片区的土建工程开始由他来监督实施。
5月15日,“大国工程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成员在阜康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车室采访。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摄
阜康抽水蓄能电站所在的阜康市上户沟乡白杨河村有不少哈萨克族牧民,施工过程中涉及牧民转场协调、招聘工人、采购生活物资等事宜。胡安什别克作为国家新源亚克西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成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语言优势,当起“翻译”与牧民沟通交流。工地上最多时吸纳用工3500余人,他和同事对牧民进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通过务工增加收入。
芦建刚告诉记者,建设阜康抽水蓄能电站,让他和胡安什别克等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有了用武之地,加上公司对参与的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分得细、晋升通道多,帮助了一批像他们这样的90后工程师快速成长成才。
“毕业后回来吧,新疆在各个方面发展不错。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来说吧,仅抽水蓄能电站就有很多项目。”胡安什别克给在疆外上大学的一名新疆籍大学生打电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