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探路” 这个村“火”了

2025-05-22 21:17:5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 记者 范琼燕

  温泉景区建成了,3位县镇两级的人大代表提出“引温泉入户、兴民宿经济”议案,更以第一个吃螃蟹的魄力,先在自家实施“探路”,用实效打消村民顾虑。初见成效后,3位代表又发挥“智囊团”作用推动产业升级……5月20日,在拜城县铁热克镇铁热克村,村民帕提古丽·阿尤甫给“走基层 看人大”主题采访活动·南疆行的记者们,讲述村里这些年的变化。

5月20日,铁热克村的康养小院干净整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范琼燕摄

  走进铁热克村,白墙、黑瓦、马头墙高低错落,一个个徽派建筑院落整齐分布,院中有温泉、有药园、有理疗室。“这里特别火爆,每逢节假日、周末,游客爆满,是一房难求。”拜城县铁热克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刘佳佳自豪地说。

  铁热克村曾是典型的传统农牧业村落,村民收入依赖放牧与种地,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2019年前,镇中心12公里外的铁热克温泉因山路崎岖、设施简陋,长期被“藏于深闺”。

  2019年,镇政府与县文旅集团携手打造拜城温泉景区,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200亩,拥有24个室内外温泉泡池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已成为集康养度假、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度假区。

  这一项目不仅盘活了温泉资源,也让人大代表敏锐捕捉到发展机遇,县级代表加马力·艾沙,镇级代表亚森·吾斯曼、库尔班·格德热力等率先提出“引温泉入户、兴民宿经济”的议案,建议将温泉水引入民居,打造特色民宿产业,并取得了镇人大主席团支持。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镇政府成功申请120万元援疆资金,启动一期10套民宿改造工程。

5月20日,村民在康养小院里做理疗。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范琼燕摄

  为打消村民顾虑,3名人大代表带头入股房屋使用权,并深入群众家中宣讲政策、算经济账。仅用5个月,首批10套民宿便投入运营,让村民看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可能。

  在民宿经济初见成效后,人大代表持续发挥“智囊团”作用,助力产业升级。2022年,代表们提议打造中医治疗馆,镇党委联合县卫生健康委、中医院将5户农家庭院改造为康养小院,引入推拿、艾灸等中医理疗项目,并配套中草药种植体验区。同时,还打造了“湖畔人家”药膳养生火锅餐厅,将本地食材与传统药膳配方结合,形成“温泉+中医理疗+药膳食疗”特色康养链条。

  整体运营方面,由2名人大代表带头入股,村党支部领办“拜城县一家亲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以“房屋使用权+就业”入股方式运作,合作社按年产业效益15%—20%给村民分红。

  “我家每年能分红5800元,我还被聘为这里的经理,月收入又有6000多元。”拥有一座康养小院的帕提古丽·阿尤甫说。

  如今,以10套首期民宿为起点,铁热克村已从单一民宿升级为“温泉+中医理疗+药膳食疗”特色康养小镇,形成“住宿+理疗+餐饮+观光”的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民宿分红8.7万元,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资产收益”双增收。

  “人大代表不仅是提议者,更是实践者。”拜城县铁热克镇人大副主席艾力·亚库甫介绍,这里已然形成“代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良好局面。

  民宿周边绿化亮化工程相继落地,停车场、景观步道等配套设施完善,温泉景区与村落民宿串点成线,构建起“春赏花海、夏戏清泉、秋品药膳、冬享康养”的四季旅游生态圈。数据显示,2024年,全镇文旅产业带动就业超200人,旅游综合收入较2019年增长300%,成功擦亮“天然温泉·中医理疗·特色康养”三张名片。

  “代表敢闯,群众跟跑,产业能活。”刘佳佳表示,未来将优化温泉+多业态经济布局,推动智慧文旅,打造辐射全疆的康养胜地,让村民的“旅游饭”越吃越香,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罗晓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