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兼驳阿德里安·曾兹所谓“新疆文化灭绝论”

2022年04月07日 01:08:12    来源: 天山网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兼驳阿德里安·曾兹所谓“新疆文化灭绝论”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林芳菲

  近年来,美西方反华势力多次炮制各类涉疆谎言,企图对中国新疆的人权状况进行抹黑与污蔑。作为美西方反华势力的“急先锋”,德国人阿德里安·曾兹(Adrian Zenz)在其多篇所谓研究报告中诬称,中国政府对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群众实施“文化灭绝”政策及措施。本文将以客观事实与真实数据为依据,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自由、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等方面呈现新疆现状,揭穿阿德里安·曾兹炮制的谎言,并驳斥其所谓新疆“文化灭绝”谬论。

  一、“文化灭绝”概念的历史脉络及美西方对该概念的恶意滥用

  1933年,“文化灭绝”(Cultural Genocide)一词由波兰籍律师拉斐尔·莱姆金最早提出。最初,莱姆金将“文化灭绝”列为“种族灭绝”概念的内容之一。莱姆金将“文化灭绝”定义为“禁止在学校教育和出版中使用本地语言,禁止所有文化活动,以及破坏摧毁文化古迹、历史档案、博物馆及美术馆等”②。在联合国制定《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期间,“文化灭绝”是否需要纳入“种族灭绝”罪的定义中引发争议与讨论。最初,“文化灭绝”被认定为种族灭绝的三种情形之一,但委员会投票时又将其排除在外③。1994年,“文化灭绝”这一概念被纳入联合国原住民人民权利宣言草案。但2007年这一概念未被纳入该宣言的最终版,仍采用“种族灭绝”的提法。

  虽然莱姆金对符合“文化灭绝”这一概念的情形作了限定,但在国际法领域仍未对这一概念有明确表述,概念的模糊性也给一些不实指控带来可乘之机。政治学者沙伯力(Barry Sautman)指出,西方政客发现对“文化灭绝”的指控尤其能引起全球精英的“共情”,因为“文化灭绝”是一个很难准确定义的概念,这就给个人式联想或臆想留下空间④。因此,所谓新疆“文化灭绝论”的说法正是“东突”分裂分子与西方反华势力相互勾结导演的一出闹剧,其实质是对中国人权问题的不实攻击与抹黑,妄图实现其分裂中国、干预中国内政的政治目的。这出闹剧的上演还反映出西方反华势力的“黔驴技穷”。十几年前,达赖喇嘛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就曾打着“种族灭绝和文化灭绝受害者”的旗号上演过类似闹剧,最终草草收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沙伯力也曾对所谓的西藏“文化灭绝论”进行分析,并指出这种说法违背客观事实,西方之所以制造这类说法主要出于其反共反华的政治立场与政治目的,试图建构出西藏人民受害者的形象,完成其反共反华种族主义的政治动员⑤。如今,新疆“文化灭绝论”的闹剧不过是此前闹剧的故伎重演。

  二、阿德里安·曾兹炮制的所谓新疆“文化灭绝论”

  2018年以来,德国人阿德里安·曾兹发布了一系列涉疆报告,恶意诬蔑攻击中国治疆政策和新疆治理显著成效,为美西方反华势力提供所谓“学术依据”。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玉春指出,阿德里安·曾兹的涉疆报告完全是颠倒黑白,违背基本学术道德及规范。他还具体列举了阿德里安·曾兹极为恶劣的学术造假手段⑥。这些造假手段同样充斥在阿德里安·曾兹所谓“新疆种族灭绝论”谬论之中。在其炮制的多篇虚假报告中,阿德里安·曾兹都抛出了其所谓的“新疆文化灭绝论”,其中最常见的三大谎言为: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消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国政府对穆斯林群众进行“宗教压制”;少数民族群众改变其传统文化观念就是“文化灭绝”。

  在其撰写的多篇报告中,阿德里安·曾兹多次指责,中国政府在新疆中小学教育⑦、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⑧、村办工厂⑨、就业前及就业期间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技能培训中⑩推行“高强制性”的汉语教育。阿德里安·曾兹认为,中国政府推行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及使用,是对新疆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洗脑”并“斩断其文化根源”,旨在“通过强制性的社会重建以改变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⑪。这一指责不仅毫无依据,而且严重违背客观事实;不仅完全无视新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事实,更是对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真实需求视而不见。

  对穆斯林信教群众进行所谓的“宗教压制”是阿德里安·曾兹攻击中国政府对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实施“文化灭绝”的另一个所谓“重要证据”。为了炮制这一“证据”,阿德里安·曾兹再次使出各类造假招数,包括对一些概念或专用词的恶意翻译或篡改原义、捏造证据以及引用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虚假新闻等等。例如,阿德里安·曾兹将“正信挤压”这一对抗宗教极端主义的有效途径恶意翻译为“建立对(共产)党正确的信仰”(Establishing Positive Beliefs Towards the Party)⑫。事实上,“正信挤压”指的是以伊斯兰教正统正信内容挤压宗教极端思想的活动空间;阿德里安·曾兹将中国政府推行的促进我国南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就业、脱贫攻坚等惠民利民政策与措施污蔑为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灭绝”⑬,并指责这些举措旨在“消灭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及家庭生活”⑭。他将少数民族群众的劳动就业合同及自愿就业表述为“强制劳动”及“政治灌输”的结果,宣称少数民族群众因此被置于“被控制的全职劳动环境,减少其代际交流、语言和宗教传统”⑮。如前文所述,为制造所谓的“文化灭绝”论,阿德里安·曾兹及美西方反华势力无视事实,恶意歪曲相关概念的原义。莱姆金定义的“文化灭绝”所具备的情形从未在中国新疆出现,阿德里安·曾兹所谓的新疆“文化灭绝论”缺乏基本的客观事实和依据。

  被阿德里安·曾兹之流恶意忽视的真相是——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疆得到充分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实现了两全其美的共同发展;国家法律充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各地方政府为宗教事务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新疆实施的扶贫及劳动就业政策与举措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自主意愿;追求现代化生活是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真诚且发自内心的向往。

  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

  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和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文字⑯。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日常生活环境中,新疆少数民族群众都充分享有使用及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目前,新疆各民族主要使用10种语言和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在司法、行政、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事务领域广泛使用⑰。例如,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的标识及播报系统均采用国家通用语言及维吾尔语这两种语言文字,为各族群众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为丰富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其对电视娱乐节目的需求,新疆广播电视台开设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柯尔克孜语5种语言的12套广播、电视节目。

  目前,新疆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新疆中小学广泛开设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蒙古语、锡伯语等多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课程,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有效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17年,国家民委在《关于“十三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规划》中明确指出,“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⑱。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政府在新疆推行的双语学习,并不局限于单向性的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实上,新疆的很多汉族群众,尤其是基层汉族干部通过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熟练掌握维吾尔语。这充分展现了各民族同胞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美好场景。

  此外,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极大地方便了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在第二、三产业中的就业比例、增加家庭收入,以及融入现代化社会都必不可少。例如,在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是针对学员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设立的,通过课程教学促使他们提高就业能力。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尼罗拜尔·艾尔提博士和陈宁博士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新疆少数民族工人在内地企业务工的过程中,语言和职业技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自主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成为在内地企业务工的新疆少数民族工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⑲。这充分说明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新疆少数民族参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渠道,更是中国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

  四、穆斯林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充分尊重与保护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⑳新疆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根据实际区情,先后颁布和修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等,明确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㉑。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培养与培训。目前,新疆伊斯兰教教育机构有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及在伊犁、和田、喀什等地区设立的8所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分院,以及新疆伊斯兰教经文学校,共10所伊斯兰教院校。2020年,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及分院培养的毕业生有1280人,新招学生1102人。宗教院校的系统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学生,充分保障了新疆伊斯兰教的健康有序传承。同时,新疆十分重视对宗教古籍的保护、普查、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等工作。1983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30余年来,中央及自治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宗教古籍的搜集登记、整理出版,使一大批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版本价值的宗教古籍珍品得到有效保护。2016年,新疆专门建设特藏书书库,并配置恒温恒湿设备,以及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和安全设施。自2019年起,新疆对现有宗教古籍进行数字化扫描,将古籍原件转变为电子数据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宗教古籍的保护、研究和利用㉒。此外,新疆信教群众可通过多种方式非常便捷地学习宗教知识。例如,通过清真寺、宗教院校、阅读宗教经典以及杂志、网站四种常见的方式学习宗教知识,学习渠道畅通,完全能够满足穆斯林学习宗教知识的需要㉓。

  新疆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宗教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宗教界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条件,消除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隐患,确保了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开展。新疆的清真寺大多建于20世纪80-90年代甚至更早。这些清真寺有的原本是土坯房,有的特别狭小,有的已经成为危房,无法满足宗教活动需要。新疆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通过新建、迁建、扩建等措施,较好解决了清真寺危房问题,清真寺建筑不仅安全,布局也更加合理㉔。

  五、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力保护与传承

  中国政府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充分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高度重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力保护与传承。一批代表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著名建筑,例如,喀什阿帕克和卓麻扎、霍城秃黑鲁·帖木尔汗麻扎、昭苏喇嘛庙、和静蒙古王爷府、且末托乎拉克庄园等,均得到妥善维修和保护㉕。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柯尔克孜英雄史诗《玛纳斯》、维吾尔族“麦西来甫”分别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充分传承。维吾尔族“麦西来甫”、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柯尔克孜族“库姆孜弹唱会”、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锡伯族“西迁节”等民族传统文艺活动广泛开展。一批反映时代巨变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优秀剧目,例如,维吾尔剧《艾里甫与赛乃姆》、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奇”弹唱《玛纳斯》等相继登上艺术舞台㉖。

  其中,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各民族优秀文化保护的典型代表案例。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赛福鼎·艾则孜曾将“十二木卡姆”称为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创造的“巨大财富”,它“几乎概括了维吾尔族所有的民族艺术形式”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疆的文艺事业,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新疆师范大学专业从事音乐研究的巴吐尔·巴拉提对木卡姆艺术保护与发展进行了回顾,他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就组建了专家团队,开展抢救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专项工作,并于1960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十二木卡姆》曲谱集(共计两册)。1989年,新疆成立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继承、搜集、整理和表演以木卡姆为代表的维吾尔民间歌舞和音乐,排演了大量作品。同年成立木卡姆研究室,完成南疆《十二木卡姆》的整理和录制工作,出版第一版录音带。2005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中以全票通过申报。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全票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这是我国首例专门就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省级地方单项立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喀什地区莎车县、麦盖提县、巴楚县,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吐鲁番市鄯善县和哈密市等地,设立国家和自治区级木卡姆传承中心,全疆各地都有木卡姆传承人㉘。2001年,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立木卡姆研究中心㉙,随后建立木卡姆艺术团,赴世界各国进行展演交流,受到一致好评。

  六、各民族群众积极拥抱美好生活

  消除贫困与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权利是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南疆贫困人口提高收入、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我要干”和“我愿意干”劳动思想的形成源于其自身主动拥抱现代化,以及为自身及家庭谋幸福的自愿需求。同时,中国政府为少数民族群众能够从事合法且有保障的劳动就业提供坚强的法律及物质保障。近年来,新疆贯彻落实国家稳就业促就业决策部署,顺应人民呼声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经济发展、财政保障、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和城乡、区域、群体统筹,以及支持灵活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作出系统安排,为促进劳动就业、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㉚。

  少数民族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政府重视少数民族贫困妇女的生存与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将妇女作为重点扶贫对象,把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放在优先位置,扶贫政策、资金、措施优先向贫困妇女倾斜,帮助贫困妇女解决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问题㉛。少数民族妇女对于自己能够参与就业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例如:努斯热提•麦麦提是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农村妇女,同时也是一名汽车维修工。她通过参加县里免费举办的就业技能培训班,成为一名汽车维修人员,月收入4000多元,努斯热提·麦麦提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她说:“家人的笑容让我更有动力努力工作。”㉜

  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政府在新疆的减贫斗争中取得了重要成就。据建档立卡数据显示,从2013-2019年年底,南疆四地州贫困人口从267.7万减少到16.6万,贫困发生率从29.1%下降到2.2%,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不到2000元增加到8800元㉝。2020年,新疆308.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为世界减贫和发展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有目共睹,外媒和国际人士对于中国脱贫攻坚成效高度评价。

  七、结语

  中国政府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依法保障各族人民群众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尊重和依法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为其宗教事务的有序开展、伊斯兰教义的健康传承以及古籍的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和切实有效的维护措施;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消除贫困更是让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提升,同时对少数民族女性权益的保障,使其真正成为撑起家庭的“半边天”。在事实与真相面前,谎言终将归于毁灭。维吾尔族谚语说,“狗在吠叫,驼队依然前行”,任何抹黑与诋毁都掩盖不了新疆的发展与稳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根,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方能枝繁叶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㉞新疆各族人民深刻并真切地感受到新疆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社会和谐稳定,文化蓬勃发展,民族团结和睦,宗教信仰自由,人民安居乐业,各族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得到有力保障。新疆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继续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灿烂多彩的文化。

  ①原文刊载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2卷第6期,2021年11月,标题及内容稍有删改。

  ②Lemkin, Raphael. Axis Rule in Occupied Europe, Washington: Carnegie Endowment, 1994; 转引自Sautman,Barry. Colonialism,genocide,and Tibet. Asian Ethnicity,2006: 246.

  ③威廉·A·沙巴斯:《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https://legal.un.org/avl/pdf/ha/cppcg/cppcg_c.pdf,2021年4月7日。

  ④Sautman,Barry. Cultural Genocide and Asian State Peripheries. Springer,2006.

  ⑤Sautman,Barry. Colonialism, genocide,and Tibet. Asian Ethnicity,2006.

  ⑥梁玉春:《撕下“学术流氓阿德里安·曾兹”的画皮》,http://news.ts.cn/system/2021/03/07/036590879.shtml,2021年3月7日。

  ⑦Zenz, Adrian. Break Their Roots: Evidence for China’s Parent-Child Separation Campaign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2019.

  ⑧Zenz, Adrian. Beyond the Camps: Beijing’s Long-Term Scheme of Coercive Lab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2019.

  ⑨Zenz, Adrian. Beyond the Camps: Beijing’s Long-Term Scheme of Coercive Lab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2019.

  ⑩Zenz, Adrian. Beyond the Camps: Beijing’s Long-Term Scheme of Coercive Lab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2019.

  ⑪Zenz, Adrian. Break Their Roots: Evidence for China’s Parent-Child Separation Campaign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2019.

  ⑫Zenz, Adrian. The Karakax List: Dissecting the Anatomy of Beijing’s Internment Drive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2020.

  ⑬Zenz, Adrian. Beyond the Camps: Beijing’s Long-Term Scheme of Coercive Lab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2019.

  ⑭Zenz, Adrian. Beyond the Camps: Beijing’s Long-Term Scheme of Coercive Lab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2019.

  ⑮Zenz, Adrian. Beyond the Camps: Beijing’s Long-Term Scheme of Coercive Lab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in Xinji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 2019.

  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2018年11月15日。

  ⑰《关于涉疆问题的谎言与事实真相》,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2/04/c_1127065561.htm,2021年2月4日。

  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十三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规划》,https://www.neac.gov.cn/seac/xxgk/201704/1074072.shtml,2017年4月1日。

  ⑲尼罗拜尔·艾尔提、陈宁:《“强迫劳动”还是“追求美好生活”?——新疆工人内地务工情况调查》,https://xwxy.jnu.edu.cn/2021/0318/c13175a602997/page.htm,2021年3月19日。

  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http://www.gov.cn/guoqing/2018-03/22/content_5276318.htm,2018年3月28日。

  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http://www.gov.cn/zhengce/2016-06/02/content_5078959.htm,2016年6月2日。

  ㉒《阿不来提·艾山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宗教人士专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http://news.ts.cn/system/2021/03/10/036592191.shtml,2021年3月10日。

  ㉓《伊犁州伊宁市陕西大寺阿訇马继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宗教人士专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http://news.ts.cn/system/2021/03/10/036592191.shtml,2021年3月10日。

  ㉔《伊犁州伊宁市陕西大寺阿訇马继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宗教人士专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http://news.ts.cn/system/2021/03/10/036592191.shtml,2021年3月10日。

  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2009年9月21日。

  ㉖《关于涉疆问题的谎言与事实真相》,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2/04/c_1127065561.htm,2021年2月4日。

  ㉗赛福鼎·艾则孜:《十二木卡姆》之《序》,北京:音乐出版社、民族出版社,1960 年版。转引自韩云霞、肖学俊:《十二木卡姆研究综述(1949-2015)(二)》,《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㉘《巴吐尔·巴拉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京第六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的发言》,http://news.ts.cn/system/2021/03/29/036603709.shtml,2021年3月29日。

  ㉙周吉:《创建“木卡姆学”的重大举措——写在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木卡姆研究中心成立之际》,《中国音乐》,2001年第4期。

  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2020年9月17日。

  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2021年4月6日。

  ㉜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来自中国新疆的真实故事》之《勤劳的汽车修理女工》,2021年2月21日。

  ㉝刘永富:《坚决夺取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在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http://www.cpad.gov.cn/art/2020/5/25/art_106_123987.html,2020年5月16日。

  ㉞《手挽着手肩并着肩 共创各民族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激励各族儿女砥砺奋进》,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28/c_1125053171.htm,2019年9月18日。

[责任编辑: 赵静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