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征文|被北京亚运会点燃的体育人生

2023-09-19 18:34:51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黄兴  

  1990年前后,一首旋律激昂的《亚洲雄风》响彻大街小巷。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这首歌的不断激励下,妈妈花了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堆花花绿绿的亚运彩票——她豪气地对全家人说:“亚运场馆至少有几个座位,是我家捐的。”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来源:杭州档案

  更让我激动的是,亚运会开赛前几周,妈妈送给我一只乒乓球拍当作生日礼物。当时,我还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小学生,医生不让我上体育课,而这支球拍让我有了专属于自己的体育课。此后,家中的墙壁,学校的黑板、课桌、水泥台,都承载着我与乒乓球的美好记忆。

  从12岁开始,我每天骑着二八大杠“飞翔”于学校、家和各个运动场之间——飞在空中的乔丹把篮球送到我的怀抱,王军霞的英姿让我爱上奔跑,巴乔把足球踢进了我的心......

  幸运的是,我的初中班主任马海莲是一名体育老师,她认为学习和运动可以兼顾,体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在马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班体育和学习的氛围都很浓。我的收获最大,不仅在体育课上跑赢了校田径队的同学,还熟练掌握了排球的高抛发球和大力扣杀,还参加了校园扣篮大赛……记得那时的篮球场很简陋,篮筐都是耷拉着的,但我和几个小伙伴都乐此不疲,就连每次大考小考,我们都早早交卷,为的就是能多打会儿篮球。最终我们的成绩也都不错,都考入了重点高中。  

  青春的美好和澎湃,就在于从自卑到自信,从怯懦到勇敢的过程,体育不该缺席。后来,我努力地成为一名体育记者,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职业。

  21年过去了,我经历了五届亚运会、五届奥运会和六届足球世界杯的报道,采访了姚明、刘翔、孙杨、王军霞、米卢、蒋兴权等数以百计的疆内外体育名人,更亲眼见证了新疆竞技体育由弱变强,职业篮球傲立全国职业赛场,群众和校园体育遍地开花。

  33年前妈妈送我的球拍早已不在,但是,我在40岁生日那天,把参加赛里木湖马拉松送给自己作礼物。今年,我更是意外获得了自治区首届冬运会雪地足球比赛的冠军。

  体育是一种伴随一生的学习方式。体育曾令我褪去自卑的茧,生出梦想的翅;体育更让我悟出“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和海纳百川般的包容,它对一个人而言,是何等重要。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张赏华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