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艺评 | 你好,新疆
2022年05月24日 18:06:0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平莎
整理书架时,翻出王蒙的《你好,新疆》,不由得又细细读来。这本书包括以他29岁到45岁时光为主要内容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等,这些文字里满溢着对新疆的热爱——是那种深入一个地方,把自己变成那里的人,然后与那个地方水乳交融命运共担,而后再经过岁月磨洗,才能产生出的清澈而又深沉的爱。他说:“新疆是我的乐园,即使在苦难的岁月里也罢。”此言不虚。
60年前的冬天,王蒙第一次来乌鲁木齐,广播喇叭里放着别样风情的少数民族歌曲。从火车南站下眺,一片白雪。在他眼中,乌鲁木齐是一座充满风情、歌声悠扬的城市,是一座洁白如银的雪城。之后,他来到当时的伊宁市巴彦岱公社,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在新疆生活的16年,成为王蒙一生的精神财富和动力。他在许多场合都用深情和挚爱的语言,感念新疆在苦难岁月中给予他的温暖和慰藉。
在这些充满自传色彩的文字里,可以看见身为作家的王蒙和身为异乡人的王蒙,是怎样用他的智慧、达观、坚韧和幽默感,以及他的写作本能在一个陌生之地生存下来,并且还能从中汲取养分和力量。他操着一口京腔来到巴彦岱,生活习惯习俗与他从小生活的北京城完全迥异,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信念和意志力,是很难安顿下来的。他在异乡安顿自己的第一个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当地的语言,以便与当地的少数民族乡亲打成一片。身为一个作家,他学习一门语言的初衷比一般人仅为生存需要而学习多了一层深意。这些文字许多是在当时发表无望的境地中写出来的,现在读来,虽然有种时代的隔膜感,但却倍感亲切质朴,让人从中看见了一个神采飞扬、激情四溢的新疆,也看见了那些几乎快要被我们遗忘的、深藏于生活缝隙中的巨大变化。
有的篇章,简直像在看历史文献资料。如去民丰的路上,“汽车以每小时六十公里的高速行进,狂风夹着沙尘昏黄蔽日,呜呜怪叫,车轮卷起石块,敲得车底的钢板砰砰地响。”(《民丰小记》),原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汽车“每小时六十公里”就算高速了。如在《四月的泥泞》里,第一句就是“初到新疆生活的人,面对融雪季节的新疆的泥泞,实感惊心动魄”。上世纪七十年代,乌鲁木齐还提出过“出大力流大汗,定叫马路见青天”的口号,“那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么厚实的泥泞下面,竟沉睡着沥青路面”……这些情景,是不是已如隔世?
这本书,最给人代入感的还是“在伊犁”部分的小说和散文。《淡灰色的眼珠》《虚掩的土屋小院》《葡萄的精灵》已是王蒙写新疆的名篇,被广为传颂。这些文字让我看见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着那样多姿多彩的人们,发生过那样令人唏嘘、悲欣交集的故事,也让我对文学和写作产生了久违的信心和敬意。他笔下的穆敏老爹、阿依穆罕大妈等血肉丰满的人物,让我们仿佛在平行时空中目睹了他们的可爱、可亲、可敬,或可叹、可笑、可惊!更使我们感受到在那些沉重的岁月中,生活本身的强大和坚韧。
只有始终怀抱对人类的爱与信心,才能让一个写作者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写下这些炽热真诚的文字。在那些特殊的岁月中,新疆曾以它的广大、宽厚、质朴和善良收留过艾青、王蒙这些来此安家落户的诗人和作家,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让他们在边城一隅,修复了对文学和生活的信心,修复了对人类的热爱。他们在离开这里之后,也都无一例外地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自己对新疆的思念和热爱。正如王蒙自己所言“我没有在形形色色的荣誉中迷失方向,我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作家,我没有玷污我的笔和自尊,对生活,对人们,对将来,都没有丧失我的爱”。
对王蒙来说,新疆在孤独的时候给他以温暖,迷茫的时候给他以依靠,苦恼的时候给他以希望,急躁的时候给他以安慰,并且给了他新的经验、新的乐趣、新的知识以及新的、更加朴素、更加健康的生活态度与观念。
“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新疆是我的人生的纪念,新疆是我的快乐与坚毅的源泉。永忆新疆,何悲白发,宽宏天地,情满神州。”今天,重读这些滚烫的文字,再看这片被王蒙永远祝福的土地,更加坚定:我们会和新疆一起,越变越好!
你好,新疆!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