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迪丽娜儿和舍永超在“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演区为观众们演出。记者 张小宓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张小宓报道)“那君子施一礼将奴别过,假意儿抖蓝衫失掉玉镯……”10月17日,在“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演区前,昌吉回族自治州艺术剧院新疆曲子剧团演员迪丽娜儿和搭档舍永超一起,为观众演出《拾玉镯》片段,顿时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
迪丽娜儿和舍永超今年都是23岁,15岁开始学新疆曲子,演出经验丰富。“说起戏迷,多数人的印象中都是中老年人。”迪丽娜儿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网络信息多渠道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痴迷戏曲,她也拥有“一票”年轻粉丝。
看到戏剧表演者是同龄人,乌鲁木齐观众李紫琪倍感亲切:“我在抖音上也常关注戏曲视频,一直好奇戏曲演员的头发是真发还是假发,这次终于问到‘真相’了。”迪丽娜儿还让她看了下自己的真发藏在哪里,详细解释上妆时勒眉条和贴九叶鬓、戴线帘子和假发网子、缠水纱等步骤。
“你们平时在哪儿演出?““你们都演什么剧目?”……面对观众的提问,舍永超一一回答,为大家介绍传统戏和现代戏的剧目,还推荐大家关注剧院的公众号详细了解。迪丽娜儿说:“听大家说这戏‘有意思’‘口音亲切’都好开心,觉得自己的心爱之物受到认可。”
“这次我们来参加非遗展的演员都比较年轻,有12人都是‘95后’。”昌吉州艺术剧院新疆曲子剧团副团长邓金荣说,现在学习条件和环境都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进来接受传统经典的熏陶。
“文化的传播需要薪火相传。希望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让非遗‘年轻化’,让古老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昌吉州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杨永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