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18年——克孜尔壁画在她笔下“走出”石窟

2022年12月12日 09:47:31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海峰

  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公布了2022年度入围名单,新疆画家张爱红作品龟兹壁画189窟《为母说法》上榜。这幅克孜尔壁画临摹作品让人们惊叹克孜尔石窟艺术的独特神韵,更为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力折服。

  “希望我的作品能让更多人关注克孜尔石窟。”62岁的张爱红曾在这里“面壁”18年。

  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明屋塔格山的断崖上,是我国现存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古代工匠和艺术家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至公元八九世纪,在这里开窟造像,创造了这一闻名世界的文化艺术瑰宝。

  1981年,张爱红作为游客第一次见到克孜尔石窟,古代艺术家精湛恢宏的作品让她一见倾心。1984年,她和丈夫一起来到克孜尔石窟临摹壁画;1985年,她成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第一批壁画临摹师。

  彼时,研究所刚成立,住的是土坯房,经常停电,没有自来水,交通不便。克孜尔石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还经常遭到沙尘暴的突袭。

  这些在张爱红眼中都不算大事。“每天能画画就是幸福的事,能上洞窟画画就是最好的待遇。”她笑着回忆往事,“有时,原本正为生活中的事情烦恼着,一走进洞窟,拿起画笔,就觉得外面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心里安静极了,只有壁画。”

  临摹壁画是一种高难度的“创作”。要画出龟兹壁画原有的神韵,就要和古代艺术家一样倾注全部心血。每临摹一幅壁画前,张爱红会先研读壁画中的故事,然后认真读画。“读它的线条、色彩、造型,读千年岁月留下的每一道印迹。我常常和古代的艺术家们‘对话’,能真切地感到他们创作时的激动和虔诚。”张爱红说。

  她常常一个人在洞窟中,一个馕,一壶水,从早晨画到日暮。18年,大概6480多天,就这样一天天走过来。直到2001年,儿子要上中学了,需要一个能安心读书的环境。张爱红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克孜尔。18年的“面壁”时光让她心怀感恩:“克孜尔石窟成就了我的艺术人生。”

  2010年3月,张爱红应邀赴东京艺术大学,举办了丝绸之路龟兹石窟壁画临摹展览会,在当地引起轰动。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佐藤一郎说,张爱红的作品让他“感到那些超过一千两百年的壁画似乎复苏过来了”。

  人们把张爱红的临摹作品和洞窟中的原作放在一起,已经难分彼此。古代艺术家那种诗意般厚重和竭尽心力的虔诚被她完美地传承。她的作品频频出现在国内外的新疆文物大展中,让历经千年、深藏在沙漠边的克孜尔壁画“走出”洞窟,让更多人感受到克孜尔艺术的独特魅力。

  作为新疆艺术学院副教授,张爱红把教书育人和传承克孜尔艺术融为一体,先后出版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线描集》等11本画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她的画作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艺术品。

  如今,已经退休的张爱红依然用画笔和克孜尔朝夕相伴。她告诉记者,近两年来,由于照顾重病的家人,经常累到几近崩溃,但只要拿起画笔,心一下子就定了。“我眼睛花了,画得很慢,但是画起来和过去一样投入。”两鬓苍苍的张爱红露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容,略带沙哑的嗓音不疾不徐,“我要尽力多画一些,克孜尔石窟造就了我,传承这门艺术是我一生的使命。”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范国斌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