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部优秀舞台作品演绎新疆之美

2023-04-15 21:59:54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关注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文化视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4月15日,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在新疆美术馆落幕。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22部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在11个剧场轮替登场,演出49场次,惠及观众35400人次。线上直播18场,吸引5.43亿人次观众观看。

  这些作品涵盖歌舞剧、音乐剧、话剧、戏曲、交响音乐会等,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各族群众生活的巨变,讲述发生在新疆大地上的动人故事,是我区实施文化润疆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mmexport1681392272291

音乐剧《天山·誓言》。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精彩连连,处处是舞台

  壮丽雄伟的大峡谷、曼妙腾旋的龟兹乐舞、悠扬的刀郎木卡姆吟唱、精彩的萨哈尔地(转轮秋千)……4月8日晚,由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剧团演出的音舞诗画《千年之约·梦幻龟兹》,为观众带来惊喜。

  “胡杨林下的婚礼热闹喜庆,让我印象很深刻。尤其是萨哈尔地表演中,男演员推动秋千,女演员在空中秀出多种花样动作,很精彩。”观众马利亚说。

  塔里木歌舞剧团副团长卡力布努尔·麦提尼牙孜介绍,该剧融入刀郎木卡姆艺术、阿瓦提慕萨莱思酿造工艺、库车民歌、萨玛瓦尔、萨哈尔地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运用声光电元素,服化道炫彩华丽,为观众打造一场颇具梦幻色彩的视听盛宴。

  自然风光、人文胜景、民俗风情、非遗瑰宝……广袤的新疆大地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也成为文艺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

  4月13日晚,不到9点,乌鲁木齐晚报剧院已座无虚席,观众翘首等待情景歌舞《伊州印象》上演。

  该剧的7个篇章中,有汉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打通西域和中原沟通渠道的生动故事,还有解忧公主远嫁乌孙的传世佳话,更有盛唐伊州乐舞的万千气象、康熙皇帝赐名哈密瓜的欢腾场面。经典历史场面的一幕幕呈现,让观众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辉煌历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感触。

  “这7个部分的剧情都紧密相连,既有历史脉络,又呈现了文化交流互鉴。比如《灯舞》《胡旋舞》《哈密木卡姆》等节目的灵感,都来源于此。”哈密歌舞团舞台总监田薇说。

  为让观众耳目一新,不少剧目在舞蹈语汇创新及歌舞艺术的结构等方面,做了一些新尝试。

  悠扬的民族乐器与恢宏的交响乐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4月11日晚,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音乐厅亮相的民族管弦乐音乐会《雪都之声》给出答案。

  阿勒泰地区歌舞团团长热合买多拉·哈朱提介绍,不同以往的音乐会,《雪都之声》在创作构想、音乐创新、经典改编、视觉呈现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观众既能听到《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草原上的金太阳》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改编成民族管弦乐,还能一睹民族乐器阔布孜、冬不拉与大提琴、钢琴同台竞技。

  来自火热生活的故事最动人

  “白色衣衫是天使的翅膀,带来希望,可爱的玫瑰花,在牧场上绽放……”随着明暗交织的灯光,动情的歌声在舞台上空回荡。13日晚,音乐剧《天山·誓言》在乌鲁木齐京剧院上演,为近千名观众讲述了一个两代人不懈奋斗建设边疆的故事。

  “我们寻访了由福建省援疆建设的庙尔沟乡和谐一村。小村落树木葱茏,处处皆景,谁能想到十几年前,这里的村民还住在不通水电的山区深处,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一批批援疆干部‘接力赛’中,新疆大地上发生了太多动人的故事。”昌吉回族自治州艺术剧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赵海说,今年,该院还将启动歌舞剧《北庭故城》的创排,充分利用好文化遗产资源,挖掘唐朝墩、石城子等遗址的文化内涵,讲好各民族一同开发建设守护祖国边疆的故事。

  文化艺术节展演的22部作品大都是来自基层的真实故事,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良好的艺术创作基础,表现形式也生动活泼、喜闻乐见。

  以历史故事为依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剧院推出歌舞剧《解忧公主》;以时代楷模为原型,喀什地区创作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以兵团屯垦为背景,克拉玛依市歌舞团创排了舞剧《油城往事之开拓者》;以展示红色精神为主旨,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推出话剧《林基路》……

IMG_20230415_165020

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玉国,你看到了吗,山花开了,春天来了……”当剧中巡护员“陈玉国”牺牲时,《送别战友》缓缓唱起,台下观众潸然泪下。由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演出的音乐剧《守界人》讲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等戍边英雄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以魏德友、陈玉国为代表的守界人,他们是祖国流动的‘活界碑’,更是剧中人物形象的种子。”导演伊斯拉木江·瓦力斯说,该剧既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向平凡岁月中的不平凡戍边人致敬。

  由克拉玛依市歌舞团创作的舞剧《油城往事之开拓者》,反映了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开拓者为了祖国的建设发展,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感人故事。

  演员夏克娜的奶奶卡依霞·可可思汗是克拉玛依第一代石油工人,也是女子钻井队队员、全国劳动模范,参演舞剧过程中她数次落泪。“以奶奶为代表的第一批石油开拓者在没有水、没有电的戈壁滩上,以赤诚之心和铮铮铁骨打出新中国第一口油井,在井喷事故中舍命抢险,用镐头刨出‘母亲渠’……这些场景由奶奶的讲述变成了舞台上的亲历,感染力更强。”夏克娜说。

mmexport1681393400613

舞剧《油城往事之开拓者》。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用舞台艺术讲好新疆故事

  4月1日晚,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的大型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雪山、草原、壁画等新疆自然人文风景,在舞台大屏轮番登场,形成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舞台作品要想好看,单一的表现手法是不够的。“剧中不仅有反映世界文化遗产克孜尔石窟艺术精华的《龟兹乐舞》、十二木卡姆经典片段《朱拉》,还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玛纳斯》演唱,充分体现了新疆地域特色和文化交融之美。”该剧目舞蹈总监高山说。

  如何用舞台艺术讲好新疆故事?本届文化艺术节上,多部作品展示了文艺创作者不断创造创新,以求在“悦目”的基础上达到“赏心”的探索与尝试。

  伴随着铿锵的鼓点、悠扬的库姆孜乐曲,巴合提白克·艾克拜扮演的英雄玛纳斯跳着马蹄舞登场,演员们用灵动的肢体语言生动演绎着英雄的史诗……4月7日晚,原创歌舞剧《玛纳斯》在新疆人民剧场上演。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歌舞团在口头传唱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创了歌舞兼备、叙事抒情的歌舞剧《玛纳斯》,具有连贯性和丰富性,更容易被观众接纳,也更具有传播力。

  话剧《林基路》的舞美设计则借鉴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整场时空变化达21次,再加上灯光、投影、大屏幕的运用,虚拟与现实交相呼应,激发了观众的空间想象力。

  “服装、灯光、布景、道具等技术手段都是为艺术作品服务的,让艺术创作以更加轻盈灵动的姿态,直抵观众心灵。”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副团长铁婷婷说。

  “22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是近年来新疆文艺创作者反映时代之变、彰显中国之进、回应人民之呼的最新成果,展示了新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和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这些鲜活的作品讲好新疆故事。”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姚涛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马新玲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