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我们最爱的亲人”——音乐剧《大爱无悔》在伽师首演侧记
2023-05-17 00:58:34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唐堪东
5月15日晚,音乐剧《大爱无悔》在伽师县瓜之味创业基地演艺厅进行公演,这是喀什地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推出的又一部文艺力作。
5月15日晚,音乐剧《大爱无悔》在伽师县瓜之味创业基地演艺厅成功首演。 匡安勇供图
“排练中我多次感动落泪”
由邹张国总导演,匡安勇编剧、作词,陈薇导演,简易作曲的音乐剧《大爱无悔》,根据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刘虎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创作。
该剧本着不复述历史,不生搬硬套事迹的原则,将伽师县各族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民族团结故事再现于舞台之上。通过高度提炼和概括人物和事件,将历史真实聚焦于刘虎命运和情感上,深入描摹刘虎与当地各族群众朴实无华却又真挚感人的情感,塑造具有真、善、美品质的人物,彰显在脱贫攻坚背景下的家国大爱和信仰之美,力求打造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时代性,有筋骨、有温度、有灵魂的舞台艺术作品,给观众以心灵的启迪。
刘虎扮演者孙维新说:“该剧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把感人肺腑的故事搬上舞台,全力打造好看、易懂、有内涵、有品位的文艺作品。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演员动情地演出,还能欣赏到具有浓郁新疆特色的舞蹈和动听的音乐。”
晓蓉扮演者李春花说:“被邀请饰演刘虎妻子非常开心,参与排演一个多月来,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剧中的情感非常打动人,真实自然,生动细腻,代入感强,共鸣点多,排练中我多次感动落泪。”
音乐剧《大爱无悔》剧照。匡安勇供图
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手法
剧中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交织在一起,充分运用、展现伽师县各族群众独特的生活方式、衣着打扮、民风民俗,以及极具浓郁地域、民族特色的场景和元素,构成了该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了民族舞蹈语汇外,该剧试图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手法,打破僵化的时空概念,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抒情和内心刻画功能,虚实相融地展现时空对话,探索更具艺术性、创新性的舞台艺术语言表达。
音乐剧《大爱无悔》分为序《不能忘记》、第一幕《弥漫狂风》、第二幕《永不放弃》、第三幕《甜水来了》和尾声《大爱无悔》。讲述了刘虎为了伽师老百姓的饮水安全,不顾个人生死,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忘我工作,用共产党员的坚守实现社会价值的温暖而别有深情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基层共产党员形象。
导演陈薇说:“全剧以‘亲人’为主线,突破时空局限,将刘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巧妙融合,使得人物更丰满、更立体、更真实。与此同时,融合了现代舞与维吾尔族舞蹈语汇,大大丰富了舞台艺术的表现方式,增强了现场感染力与观赏性。”
总导演邹张国说:“这部剧是伽师县首部原创音乐剧,历时3年终于见观众了,这么长时间,大家准备得都非常辛苦。但今天我觉得很不错,演员很投入,观众的反响热烈。”
观众张先生说:“非常震撼!整体故事情节勾勒得很好,灯光舞美设计得非常到位,演员唱得也非常棒。”
观众杨女士说:“看完这部剧,我深深地被刘虎的故事感动,特别是第二幕刘虎的妻子来找他,肺癌晚期的他还坚持在饮水工程第一线,我控制不住地哭了。”
观众阿孜古丽说:“今天演出特别顺畅,整体一气呵成,演员之间配合得也很好,剧情也特别感人。”
音乐剧《大爱无悔》剧照。匡安勇供图
“他就是我们最爱的亲人”
“当我来到伽师县这片土地上,老百姓对刘虎的那种亲人般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我在剧中始终贯穿着一词‘亲人’。”编剧、作词匡安勇说,“第二幕中老百姓说,‘能为我们老百姓干实事的人就是我们的亲人’,第三幕刘虎躺在病床上时,老百姓唱出了‘他就是我们最爱的亲人’,再到最感人的‘这时候大家都觉得你比农忙重要’,能够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老百姓对刘虎的爱。”
匡安勇说,其实在伽师这片热土上,还有很多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像刘虎一样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把爱播撒在基层,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大爱,所以我们把这部音乐剧的名字叫《大爱无悔》,希望把刘虎同志的大爱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温暖每一个人。
“文化润疆,关键在‘润’。这部音乐剧,就是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讲述源于生活的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引发观众共鸣,更好让文化发挥出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独特作用,润人、润心,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伽师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段新军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