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西迁259周年丨是戍边更是建设——了不起的锡伯族

2023-06-06 19:07:42    来源: 天山网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他们勤劳勇敢,充满智慧

能歌善舞,好骑善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对维护祖国统一、稳定边疆起到了重要作用

锡伯族文化

  锡伯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截至目前,锡伯族西迁节、锡伯族贝伦舞、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刺绣等7个项目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锡伯族萨满舞蹈音乐、锡伯族朱伦呼兰比、锡伯族汗都春、锡伯族民间故事、锡伯族东布尔、锡伯族杭西、锡伯族抹黑节、锡伯族蝴蝶舞、锡伯族拔火罐传统疗法等15个项目被纳入第一、二、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锡伯族风俗

  锡伯族有讲究礼仪、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崇尚整洁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不孝儿女、不赡养老人者,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教师在社会上受到特别尊重,本民族谚语说:“不尊重教师就是不尊重父母。”保持整洁、保护水源、在公众场所保持良好的外表形象是锡伯族自古延续的社会公德和个体德行,礼仪礼节则被视为做人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对长辈应答和气,久别重逢须行“打千”礼,逢重大节日、婚丧必行跪礼及磕头礼,该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锡伯族服饰

  锡伯族早期服饰的衣料是以鹿、犴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锡伯族的长袍,底边在膝下半尺许,袖口为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长裤,外加“套裤”,春秋穿的是“夹套裤”,冬季则穿“棉套裤”。除了平时的服饰外,锡伯族萨满教中的萨满还有自己特制的服装;头戴六股钢盔,胸挂护心铜镜,腰围飘带绣裙。萨满穿上这种服饰跳起萨满舞,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和追逐、打斗、厮杀的动作,既反映了原始氏族时代的精神和狩猎、游牧的生活气息,又反映了山林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特点。     

锡伯族节日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用另一个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西迁节。过西迁节时,家家吃鱼,户户蒸肉,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

欢度锡伯族西迁节。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

欢度锡伯族西迁节。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

  中国箭乡——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伊犁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又是伊犁河谷一颗璀璨的明珠。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地处新疆西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伊犁河以南,与伊宁市隔河相望,西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乌孙山气势如虹,其主峰-白石峰,海拔3475米,犹如巨柱擎天,高耸入云。乌孙山下的琼博拉森林公园集林海、草场、高峡、奇峰、雪原、垂岩、小溪于一园,既与华山竞险,又同黄山争奇。万亩河谷次生林环绕伊犁河绵延数十里,冬季冰雪覆盖,银装素裹,夏季林密树茂,郁郁葱葱。此外,这里还有:锡伯民俗风情园、靖远寺、图公祠、乌孙古墓群、海努克古城、银顶寺遗址等名胜古迹,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远景。资料图片

《察布查尔报》

  《察布查尔报》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委机关报,是我国仅有的一份以锡伯文出版发行的报纸。
  《察布查尔报》是一份对开四版、每周两期的锡伯文综合性报刊,每年发行量保持在2000份左右,形成了稳定的阅读群体。《察布查尔报》是锡伯族群众获取信息和知识、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园地。目前,《察布查尔报》发行范围已走出新疆,走向国内外,形成了稳定的阅读群体。

《察布查尔报》是我国仅有的一份以锡伯文出版发行的报纸。资料图片

  (整合:纪洲 廖映月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疆日报、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王东升 王昕冉 崔导胜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