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墩古城遗址告诉我们啥?
2023-07-14 00:33:48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县城东北部,东邻水磨河,西、南、北三面紧邻县城居民区。城址西距唐北庭都护府遗址约30公里,南距汉代疏勒城遗址约40公里,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东西交通要道之上,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东端一处重要的军政建置和交通枢纽,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2018年至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围绕唐朝墩古城遗址连续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唐朝墩古城始建于公元7世纪上半叶的唐代早期,至14世纪逐渐废弃,主要历经了唐、高昌回鹘和蒙元三个时期。
考古发掘在基本厘清城址布局结构和年代序列的基础上,清理出唐代经高昌回鹘时期至元代的各类遗址,包括带有围墙的唐代院落遗址、罗马式浴场遗址、佛寺遗址、景教(东方叙利亚基督教)寺院遗址等不同类别的遗存,出土了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内涵多元的遗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掘成果。
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成果,以实物资料印证了新疆地区唐代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生动地反映出丝绸之路既是经贸往来的通道,也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通道,更是古代不同人群交往、交流、交融的通道,而兼容并蓄、协调共存也成为了新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中的轴线和底色。
编导:盖有军 贾春霞
记者:盖有军
拍摄:安涛
制作:董丽娟
监制:冯永芳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