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考古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坚:希望唐朝墩古城建设遗址公园 让考古成果焕发光彩
2023-02-25 18:28:0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海峰
2月24日,在2022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做的《唐朝墩古城考古工作汇报》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不久前,唐朝墩古城遗址发掘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十大考古新闻”,眼下正在参评“2022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魏坚教授。图片由本人提供。
从2018年到2022年,魏坚带领中国人民大学团队,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奇台县唐朝墩古城遗址持续进行了5年的考古发掘。“每年的6月底到10月底我都在奇台,感觉自己已经成了新疆人。我出生在呼和浩特,在多民族的环境中长大,对新疆的工作环境非常适应。”他说。
魏坚和新疆考古结缘始于20多年前。1995年,时任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他第一次来到库尔勒,参加楼兰考古的学术会议。“新疆第一代考古人中,有几位带着南方口音,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在新疆干了一辈子,在大漠戈壁中作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非常了不起!”他回忆说。
从那时起,魏坚就有了来新疆考古的想法。2004年,他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创建了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北方民族考古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新疆有广袤的草原、有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的风从遥远的丝绸之路一路吹到这里,非常吸引人。”他说。
2006年,魏坚带着学生来到巴里坤,参与了西北大学在东天山北麓的考古项目。2013年、2014年,他带着中国人民大学团队,和新疆同行一起,分别在阿勒泰、伊犁进行考古发掘。对新疆的文化遗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018年,魏坚带着中国人民大学团队,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同行一起,来到了天山北麓的丝路古城奇台县。经过5年的发掘,现在基本确认唐朝墩古城遗址就是唐代庭州蒲类县县城,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沿用于高昌回鹘、西辽和元代,至13世纪—14世纪废弃。
这5年的考古,不断带给人们惊喜。“2018年第一年试掘,我们发现这座古城遗址的文化堆积很深厚。后来我们又陆续发掘出土了唐代—元代时期的院落、佛寺、景教寺院、浴场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魏坚说,“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唐至元代民族融合、宗教共存、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对我们当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因为深知唐朝墩古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魏坚帮助奇台县博物馆策划了“汇远集萃—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成果展”。今年,他心心念念的唐朝墩古城遗址研讨会将在奇台召开。在这次汇报会上,他已开始“广而告之”,希望更多专家学者前来参加。
“希望能在唐朝墩古城建设一座遗址公园。”魏坚说,“在新疆考古多年,除了学术上有所突破,非常希望我们的成果能为当地旅游开发增添文化底蕴,惠及各族百姓。”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