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黑沟遗址:我国古代最大游牧文化聚落遗址

2023-11-10 16:29:11    来源: 天山网

  近日,正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上,四件体现古丝绸之路上月氏和康居文化的双耳壶、金带勾等文物首次展出。它们是由西北大学联合国内外近二十家机构成立的中亚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拉巴特遗址发现的。

  关于月氏和康居文化,早在2007年,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和团队就在新疆哈密东天山地区就发现了疑似是大月氏王庭遗址的“东黑沟遗址群”。当年,该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古代游牧民族考古研究新突破

  1999年,一支由王建新带领的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专家教授和学生组成的考古队,数次往返于陕西、甘肃、新疆。10年间,王建新等人在实践中提出了“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的理论,打破了学术界长久以来“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论断。

  遗址外景。图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2006年6月初,一个惊人的消息像一群炸窝的飞鸟,从石人子村传遍了整个巴里坤草原。“东黑沟来了一帮挖财宝的外地人,挖出了很多金银财宝,已经拉走了一卡车金砖!”

  巴里坤石人子村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村落,三四百户人家,汉族聚居在山下,种田为生,哈萨克族散居在半山坡,放牧为生。千百年来,这个偏远的乡村很少有什么新鲜事情发生。所以,关于东黑沟挖出金银财宝的消息,着实让人惊诧好奇,也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和猜测。乡亲们放下碗筷,丢下锄头,扔下牲畜,纷纷前来打望,仿佛不在现场就会错过一次人生的机遇。

  乡亲们在石人子村并没看到“金银财宝”,但是却见到了前来“挖财宝”的人——那正是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带领的考古队。

  东黑沟遗址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东天山地区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之一。遗址内共发现石结构房址500余座,墓葬近1000座,刻有岩画的岩石近2500块。  

图片

  发掘现场

  2007年6月,东黑沟遗址第二年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2007年12月,考古队整理完资料,向哈密市博物馆移交文物之后回到西安。当时的王建新觉得,多年来一直苦心造诣地研究古代西北游牧文化,这时候该有一个总结了。他决定用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申报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当年,顺利入选。


石筑高台颠覆人们认知

  在2006-2007年的发掘工作中,对遗址东南部中心区域的1座石筑高台、4座石围居住基址和12座墓葬进行了研究。

  石筑高台和石围居住基址的年代均处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是古代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石筑高台级别较高,可能还具有一定的礼制意义。这些房址普遍经过了多次使用,多层室内地面上见有灶、灰坑、柱洞等遗迹,并保留有仍放置在原地的大型陶炊器、粮食储藏器、饮食器,石磨盘、石磨棒、石锄等农业工具,以及大麦、家畜骨骼等动植物遗存。为今后该类遗迹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图片

  石筑高台和石围居住基址全景

  石筑高台和石围居住基址,为一组复合建筑,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由多座单间、套间房屋和人工平台相连构成。规模最大的石筑高台位于南部中心,应为中心建筑,套间房可能代表一个日常居住生活单元,单间房是附属设施。

图片

  石筑高台上层使用面

  石筑高台上层使用面南部以石砌灶为中心,周边围绕8个大型石磨盘。灶附近分布有原地破碎的陶釜、陶双腹耳深腹罐,石磨盘附近分布有石磨棒、石杵、石锄等农业工具。

图片

  石筑高台下层使用面上叠压的屋顶倒塌堆积

  石筑高台下层使用面上叠压着一层木炭堆积,有的木炭保存较好,能观察到木构屋顶的结构。其上又有一层纯净的土坯堆积。因此推测高台顶部为木构架,以土坯覆盖,因起火而被突然废弃。

图片

  石筑高台下层使用面

  石筑高台下层使用面南部也以石砌灶为中心,周边除了与上层使用面同样的陶器、石磨盘等遗物之外,还分布有器座坑、储粮坑、羊骨坑。室内有排列整齐的柱洞,有的还有碳化的木柱残余。

图片

  石围居住基址

  据《新疆巴里坤县东黑沟遗址2006-2007年发掘简报》记载,那年,巴里坤下了一场百年来未曾遇过的大雨,紧接着停电一周,电话也没了信号。考古队窝在驻地哪里都不能去,几乎与世隔绝了。发掘工作也陷入全面停顿。等发掘完石筑高台后,整个考古队欣喜若狂,欢呼雀跃。石筑高台大有乾坤,发掘的结果颠覆了所有人的认识。石筑高台并非一个祭祀建筑,而是一座大型房屋。石筑高台共有12个堆积层,其中有两个使用面,第11至12层是位于最下面的早期的使用面,第5至6层是晚期的使用面。12层是垫土,往下就是自然层了。

  石筑高台周边的石围基址是更小型的居住遗存,大多数有3个文化堆积层,发现有灰坑、火塘、灶等遗迹,还有埋有完整羊骨架的土坑,以及各种石器、骨器、陶器。其中有两个石围基址在废弃之后又用于简单墓葬。潦草地堆一个石圈,将尸骨存放进去,凌乱的人骨说明埋葬时的草率和简陋。石围基址的年代也大概分为两个阶段,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公元前1000年以后至公元前800年前后。


聚落遗址考古成果颇丰

  石筑高台及石围居住基址代表性陶器包括双腹耳深腹罐、双腹耳鼓腹罐、双沿(颈)肩耳罐、双耳圈足罐、双鋬或双耳圜底釜、椭圆形盆等,与巴里坤南湾墓地较为接近。

  大型墓葬M12出土较多金银器,多为箔饰片。其中有的以锤揲工艺做出怪兽动物纹样,具有欧亚草原游牧文化风格。

  典型器物

  出土金银器

  虎形金器

  遗址区分布有丰富的岩画,其中有的动物图案特征鲜明,和墓葬出土的动物纹金银箔饰具有文化上的联系。

图片

  岩画

  墓葬地表均有石堆标识,流行木葬具或石葬具,单人仰身直肢葬。较大墓葬常见完整的殉马或骆驼。有的墓葬还见有人牲。

图片

  殉马


出土文物形象制成邮票发行

  2022年11月4日,《中乌丝绸之路考古》邮票邮折发行。在这组邮票图案中,有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兽“格里芬”形象的铜节约、虎形金饰和羊首形金饰,是考古队在东黑沟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有古埃及神话中的怪物“斯芬克斯”形象的费昂斯(彩釉陶)坠饰、带心型图案的金头饰,是由中乌联合考古队在拉巴特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具有明显的东地中海文化特征。这些代表了世界多元文化的文物,透过漫长的光阴,向我们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多国家多民族文明互鉴的历史原貌。

  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说,这些成果为我们廓清了文献记载中古代月氏和康居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与分布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邮票所记录的文物中,几乎都承载了创新性的考古发现,其中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就是将普遍认为的丝绸之路开通时间往前推了2000多年。

  虎形和羊首形金饰。视频截图

  “丝路文明”交流交通时间远早于西汉。随着丝路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文物实证出现,揭示了更多更全面的历史事实。越来越多的实证表明,丝路文明交流交通的时间远远早于张骞出使西域的西汉时期。

  据考证,文物的主人极大可能便是张骞出使西域想要寻找的目标——月氏人。这个传说中的神秘游牧民族,可能在汉朝建立之前便与万里开外的欧洲建立了文化互通的关系。


从东天山出发追踪月氏西迁路线

  2009年,王建新成为首个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从东天山出发,追踪月氏西迁路线,到达了乌兹别克斯坦。在20多年的丝绸之路考古工作中,他逐步探索出了“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考古工作方式。

  2013年12月,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组成中乌联合考古队。     

  2015至2016年,联合考古队先在撒马尔罕西南的西天山北麓山前地带发掘了属于康居的文化遗存的撒扎干遗址,这个发现令人振奋不已,因为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当年正是经康居抵达月氏的。

  2016年,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发现了拉巴特墓地,并于2017至2018年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经过对时空范围、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系统比较研究可以确认,拉巴特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寻找已久的西迁中亚的大月氏的遗存。

  2019年,“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当地公众、国际学术界以及全球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2020年12月,由西北大学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评价:东黑沟遗址是我国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的有益尝试。发掘者用考古学的思路,确认了居址、墓葬、岩画等属于古代游牧文化的基本要素,并试图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岩画进行分析、研究。在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编辑:王荣、魏江涛  内容来源:光明网、央视网、三秦都市报、新疆日报、西安日报、新疆是个好地方微信公众号、巴里坤零距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责任编辑: 王东升 纪洲 赵静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