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中国丨古代新疆人的“密函”怎样防偷窥

2023-11-03 20:40:16    来源: 天山网

  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纸张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古人们更多地使用木椟或者竹简来书写公文和信件。古时候没有安全密钥、没有防伪水印,木牍竹简也用不到数字防火墙,那咱们的老祖宗们是怎样防止重要文书泄密的呢?

  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陆续出土的佉卢文木牍刚好能为我们揭晓答案。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信函”书写方式和今天的信封、信纸有点类似,收件人写在封牍中央的右边,“信函”的内容则写在底牍上,如果底牍写不完,就接着写在封牍的底面。书写完毕以后,将封、底木牍盖在一起,再用三道绳子捆扎结实。一封结实耐用、不怕风吹日晒的“信”就完成啦!

  为防止“信函”内容泄密,古人还会将捆绑“信件”的绳纽放置到封牍正面的泥槽中,再填上封泥,最后还要加盖印记。一旦有人偷看,收件人接到木牍后马上能从拆掉的封泥印记上发现。

  这种保密手段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很常见,尼雅遗址的这些木牍体现了汉代简牍制度在西域的传播和运用,也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统筹:杨涛

策划:葛惠芹 廖映月

编导:廖映月

制片:赵静

剪辑:卡那提·胡尔马尼亚

特别鸣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指导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出品:新疆报业传媒集团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王东升 王昕冉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