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到底有多热闹?一起来看看

2023-11-14 10:26:54    来源: 天山网

  生活在新疆北部的塔塔尔族群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他们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奇台、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区。撒班节,是塔塔尔族的传统农事节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为了纪念新式农具“撒班”(意为“犁铧”)的发明,每年春耕农忙结束后,塔塔尔族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展示塔塔尔族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传统服饰、烹调技艺……撒班节是最能集中体现塔塔尔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节日。2011年5月,塔塔尔族撒班节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视频来源:光明网

  满目惊艳!独特的民族服饰秀来“上分”!

  每到撒班节,塔塔尔族人都会身着盛装,聚在一起庆祝节日。塔塔尔族的服饰十分别致,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一种宽袖、竖领、对襟的白色绣花衬衣,在衬衣的领口、袖口、胸前绣着十字形、菱形等几何图案花纹,塔塔尔族人很喜欢蓝色、红色和绿色,刺绣艺人将吉祥和美好绣在衣服和头饰上,给人们送去祝福。

盛装出行的塔塔尔族姑娘。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 摄

参加盛会的塔塔尔族小伙。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 摄

图片

人们席地而坐,边聊天边欣赏各种表演。图片来源:央视文艺

  好吃好看! 特色美食定能抓住你的胃

  撒班节也是美食的盛会,“古拜底埃”“恰克恰克”“卡热阔孜”“卡克勒拜里西”……每一个独具风情的名字背后,都是一道独特的民族美食。

图片

再屯娜·卡利穆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正在演示糕点制作。图片来源:央视文艺

  “古拜底埃”是塔塔尔族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糕点之一。它是一种烤饼,在重要场合或者节日,塔塔尔族人一定会制作“古拜底埃”。“古拜底埃”外皮酥脆、内馅松软、香甜可口,不仅味美,而且形状也很美观。

  沙琪玛在塔塔尔语里叫“恰克恰克”,是迎宾的必备甜品,它用蜂蜜、鸡蛋黄、砂糖融在一起,它的寓意就是大家都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以及对未来甜蜜生活的向往。

图片

“恰克恰克”,是迎宾的必备甜品。图片来源:央视文艺

  手捧甜蜜的“恰克恰克”,拉起手风琴,跳起欢快的舞蹈,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在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怀抱中尽享节日的欢乐。

塔塔尔族特色糕点。图片来源:央视文艺

  节日里,各家还会准备“伊特白里西”(南瓜加大米、肉烤制的一种饼)以及用蜂蜜发酵制成的“克儿西麻”、葡萄酿制成的“克赛勒”等饮料来招待客人。

   载歌载舞 男女老少齐上阵

  欢庆节日怎么少得了唱歌跳舞呢?

手风琴是塔塔尔族最常见的伴奏乐器。图片来源:塔城市融媒体中心

  塔塔尔族音乐节奏明快,使用手风琴伴奏旋律流畅,充分展现了塔塔尔族人民热情奔放、活泼乐观的性格。对唱是节庆的主要内容,成年人唱丰收,青年人歌唱友谊与爱情。

图片

欢快的塔塔尔族舞蹈。图片来源:油画中的塔城

  塔塔尔族舞蹈动作灵巧、活泼,不但有维吾尔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舞蹈特点,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力量与智慧的较量 体育游戏欢乐多

  撒班节还会进行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如:骑木马决战、套麻袋赛跑、木勺叼鸡蛋赛跑等,大家比力气、比平衡、比技巧、比智慧,无关输赢,重在参与。

图片

木勺叼鸡蛋赛跑,欲速则不达哟。图片来源:央视文艺

  塔塔尔族群众用这些欢乐的方式来纾解春夏耕作的辛劳,共享幸福和谐快乐时光。

  (整合:姜岚  资料来源:央视文艺、光明网、奇台县融媒体中心、塔城市融媒体中心 )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罗玲 王东升 李娜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