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件(套)文物在新疆博物馆重现昔日风采

2024-01-07 14:26:1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梅报道)历时两年的保护修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让来自吐鲁番、喀什、克拉玛依的83件(套)文物重现昔日光彩。记者从新疆博物馆了解到,近日,在由新疆博物馆执行的3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评审会上,这批文物顺利通过专家现场验收。

喀什地区(巴楚县)馆藏的佛教造像保护修复的前后对比图。图片由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提供

  据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3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分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三期)”“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馆藏佛教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克拉玛依市文博院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主要为纸质文书、佛教造像和革命文物。

已完成保护修复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纸质文书。图片由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提供

  其中,涉及新疆博物馆馆藏的纸质文物31件(套)。这批文物存在污染、水渍、残缺、断裂、变形、絮化等多种病害,保护修复过程极具挑战。有30件(套)文书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群,为晋唐时期的账簿、户籍、文牒、族谱、习作,以及《论语》《千字文》等,是研究古代西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历史、文学等的重要史料。另有1件(套)明代刻本《前汉书》,为新疆博物馆旧藏,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典籍。

纸质文书的修复现场。图片由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提供

  保护修复喀什地区(巴楚县)馆藏的文物有42件(套),均为造像文物,出土于喀什地区托库孜萨来遗址、图木秀克遗址和托格拉塔格佛教遗址。造像文物表面污染物严重,颜料层存在多种病害,本体也较为脆弱。然而,这批造像蕴含丰富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信息,是研究西域佛教建筑、佛教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佛教造像的修复现场。图片由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提供

  保护修复克拉玛依市文博院的文物有10件,均为1956年至1960年期间的革命文物。这是中国石油工业开拓性发展的关键时期,10面锦旗不仅见证了各单位井队在克拉玛依油田试采和开发阶段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记录着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拼搏的光辉历程。

革命文物的修复现场。图片由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提供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国家对文物事业发展日益重视,文物修复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该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快速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已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十佳藏品修复项目奖”,“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升文物科技保护水平,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能力,推出相关修复成果展及科研出版物。努力让更多文物重现昔日风华,让文物承载的历史得以永续流传。”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刘芳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