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瑰宝丨吐鲁番美丽巨犀和“远古动物园”

2024-03-07 21:35:1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

  到吐鲁番博物馆参观,会有种眼睛和时间都不够用的感觉。除了陈列在此“含金量”颇高的一件件文物,仅是“巨犀化石陈列厅”一处,就值得仔细观看。

  一进陈列厅,耸立的巨犀化石骨架与其他几副远古动物化石骨架仿佛要徐徐迈步走来,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吐鲁番博物馆镇馆之宝“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记者 高芳摄

  这副名叫“吐鲁番美丽巨犀”的巨犀化石是1993年在修筑兰新铁路复线过程中,在吐鲁番东部的飞跃火车站发现的,新疆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文物局共同进行了发掘,是我国发现的唯一完整的巨犀骨架,也是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巨犀化石之一。它长约9米,高约5米,头颅形状犹如马头,仅脖子的长度就有3米多长。它生活在距今2400万年前的渐新世,活着时体重约30吨,是继恐龙后曾经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哺乳类动物。

吐鲁番博物馆里的苏氏巧龙化石。记者 高芳摄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是远古生物的代表,但其实在恐龙灭绝之后,另一种巨大的哺乳动物随之崛起,它们仿如犀牛、大象与长颈鹿的合体,横扫森林和草原,在山川大地上游走觅食,这便是史前巨犀。今天,除了在东欧的巴尔干半岛、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和高加索发现过少数巨犀化石外,发现的巨犀化石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包括中国、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地。

吐鲁番博物馆内的“吐鲁番美丽巨犀”复原图。记者 高芳摄

  沉睡在吐鲁番博物馆里的这副巨犀化石之所以珍贵和稀有,是因为它被发现和出土时就是一副完整的骨骼,为后期拼接复原增加了准确度。由于之前在世界上发现的巨犀化石都不够完整,无法完整独立地确定其形态,因此,这幅巨犀化石的出土为世界带来惊喜,远古生物学家通过它复原出的巨犀形象更为精准。

  吐鲁番美丽巨犀是草食性动物,古生物学家推测,它一天至少吃500公斤食物,这说明在巨犀生活的年代,地球相对温暖湿润,有丰富的植被与森林。与吐鲁番巨犀同时发现的龟鳖类化石也证明,曾经的吐哈盆地水草丰茂,相当湿润。

  今天,这具完整的吐鲁番美丽巨犀骨架化石,已是研究新疆地质发展史和生物演化的珍品,更是人们慕名来吐鲁番博物馆一睹真颜的镇馆之宝。

  展厅里还有达坂吐鲁番鳄、苏氏巧龙、中国肯氏兽、坦氏板齿象等史前动物化石,以及恐龙蛋、恐龙足迹化石、古象脊椎骨、大唇犀和嵌齿象的巨牙等难得一见的古生物化石,让人仿若进入“远古动物园”。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张赏华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