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丨中国现存最早的葡萄藤在哪里?
2024-08-29 11:07:28 来源: 天山网
【编者按】文物是活着的历史,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不仅丰富着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更坚定着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自信。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山网推出《何以中国·文物穿越记》专栏,讲述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文明故事,探寻古文物与新科技碰撞而出的新疆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风采。
我是一根葡萄藤,生长在古代丝绸之路重镇——吐鲁番。这里几千年来商贸沟通、文化交流,沉淀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吐鲁番独特的气候和特有的沙质土壤,也成就了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而我,便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2003年,我在洋海墓地被轻轻唤醒。我的外形和现在的葡萄藤很像,深褐色,横截面为扁圆形,全长115厘米,最大直径2.3厘米,藤条上还有5个芽节仿佛诉说着过往的生机。考古专家仔细检测后确认了我是曾结出红紫相间、圆润饱满葡萄的藤蔓,距今已有2300载春秋,是中国葡萄栽培史上最为古老的实物证据。我的出现证实了: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知道葡萄是靠藤蔓无性繁殖。墓主人带着我去另外一个世界种植,想必也是想继续享受葡萄的甘甜吧。
穿越时空的迷雾,我仿佛能窥见往昔,那是一片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景象: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汗水滋养着每一株葡萄藤,换来的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时至今日,吐鲁番依旧承载着这份千年的传承,葡萄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从葡萄的种植到葡萄酒的酿造,从葡萄干的晾晒到围绕葡萄而生的文化与艺术,吐鲁番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500余种葡萄品种争奇斗艳,丰富了人们的味蕾,超60万亩葡萄园更让吐鲁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我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也为自己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而自豪。
监制:丁涛、杨涛
统筹:冯婷、喻鹏涛
策划:葛惠芹、廖映月
编辑:廖映月
剪辑:赵静
出品:新疆日报社(集团)
指导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协作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资料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新华社、葡萄熟了/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