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玉猴何以成为和田地区博物馆“镇馆之宝”

2024-11-14 08:57:1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丝路瑰宝】

唐代和田玉猴。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一只蹲坐状的大猴子,怀里抱着一只小猴子,肩部背着一只小猴子,寓意“辈辈封侯”,引得游客争相拍照。在和田地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陈列”展厅的这件唐代和田玉猴,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玉出昆冈’,中华玉文化在和田源远流长。和田是‘玉石之路’的起点,和田玉从商周时期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原。历代中原王朝都重视对和田玉的开采,它作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媒介,逐步进入各王朝的礼制核心,成为中华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田地区博物馆馆长张化杰说,这件约巴掌大小的玉猴,是用和田玉里面最好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设计独具匠心,做工自然生动,富有情趣,是中国玉石文化的载体。

  俗话说,“三分玉,七分雕”。虽然和田玉料的开采历史悠久,《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先秦文献已记载和田出玉的事实,但至唐代,和田才开始出现玉雕业,工艺水平较中原明显低下。专家认为,这件设计精巧、做工精致的玉猴很可能出自中原玉工之手。

  随着“博物馆热”悄然兴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频频出圈。和田地区博物馆结合馆藏文物玉猴等,研发了系列文创产品,这些充满历史文化内涵而又萌趣时尚的冰箱贴、书签、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

  张化杰说,接下来,该博物馆将继续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让更多人通过文创产品对文物产生兴趣,继而走近文物本身,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和历史,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迪木娜·吾斯尔汗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