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瑰宝丨3000多年前的盛水器你见过吗?
2024-11-28 22:23:19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水桶、水盆、水缸……今天,能装水的容器很常见。但3000多年前的盛水器长啥样?11月14日,记者在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看见一个单耳带流大彩陶罐。据专家考证,它是3000多年前的盛水器,也是目前新疆境内带流彩陶器物中最大的一件陶罐。
单耳带流大彩陶罐。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摄
这个属于西周时期的大陶罐是国家一级文物,1999年出土于拜城县多岗墓地。高45.9厘米,口径29.9厘米,流口宽敞上翘,肩部有单耳,颈部绘有赭色三角纹,腹部绘有不规则的曲折纹,一侧装饰有环形耳把手,便于带流。“此罐因外表面有彩绘图案,故得名单耳带流彩陶罐。”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讲解员杨虹说。
陶器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据记载,早在青铜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我国彩陶就已显示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和不同的地域风格。其中,尤以中原和甘青地区最为发达。据专家考证,新疆出土的彩陶,从器形、图案到制作方法,与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彩陶文化有相似之处。同时新疆彩陶也有自身特点,最明显的是大量三角纹的存在。这是新疆古代居民接受了自东而来的彩陶后,又将自身的艺术特色表现于彩陶的一种创造。由此可见,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联系。
杨虹介绍,阿克苏地区出土的陶器从西周时期一直延续到唐代,以拜城克孜尔水库墓地、多岗墓地,温宿县博孜墩古墓和库车市龟兹魏晋古墓出土的最为精美。早期陶器多绘有赭红色纹饰,图案多以棋盘格纹、菱形格纹、三角纹为主,体现了阿克苏古代居民的审美情趣,从装饰技法、纹饰风格看,这些彩陶明显受到甘肃地区彩陶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