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耀天山·获奖者心语|章德益:“在我生命的最深处,灵魂永远归于西部”

2024-12-21 22:02:4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

  “新疆的山石、大漠、风雪、云霞,带给我奇幻的想象和喷涌而出的情感,也建构起我诗歌的形象。这本诗选中的130首诗歌,是我对西部大地的眷恋,也是对西部山河的回望。感谢新疆这片土地和各族人民给了我诗歌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感谢给我这次获奖的荣誉,这是对我诗歌的认可。热爱新疆,书写新疆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余生我将继续创作相关新疆题材的作品。”在12月20日晚的首届天山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没能到现场领奖的章德益,委托夫人王华转达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上世纪80年代,新疆诗坛“三剑客”杨牧(右)、周涛(中)、章德益(左)。资料图

  章德益是浙江吴县人,1964年于上海高中毕业后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过农工、宣传队创作员和教师,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后成为《新疆文学》编辑和新疆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95年移居上海。在新疆生活的30多年,使他成为“新边塞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出版有《大汗歌》(合作)《大漠与我》《西部太阳》《黑色戈壁石》《早年的荒原》《章德益诗选》等多部诗集。

  上世纪80年代,以新疆诗坛“三剑客”杨牧、周涛、章德益为代表的“新边塞诗派”,创作出大量独具边塞风格、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的诗歌作品,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诗坛产生了深远、持久和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国新诗百年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流派。

诗人章德益。 资料图

  首届天山文学奖对章德益的授奖辞是:章德益是新时期西部诗歌的开拓者之一和重要的代表性诗人。他用澎湃的激情、巨石一样的诗句,造山运动般重新创造了雪山、大地、荒原、戈壁等雄浑奇崛的意象,塑造了一个令人神往、辽阔壮美的诗意新疆。他的诗,历经时代的淘洗而越发巍峨壮观,为当代诗歌奉献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由兵团出版社出版的《章德益诗选》,收录了诗人自1974年以来的多篇代表作,全书分为“西部太阳”“早年的荒原”“大美新疆”三辑,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诗人章德益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

  虽然离开了新疆,章德益的诗歌创作依然表现出一以贯之的西部精神。他热爱新疆、热爱西部大地,70多岁仍诗情不减,坚持创作。在创作手记《梦中山河》里,他写:“常常想起那些遥远的旧地名:塔里木,阿克苏,喀拉玉尔滚,阳霞,昭苏,托克逊,和静,巴里坤,干沟,那拉提,轮台,等等。这些旧地名如珠玑般在我心中闪耀,也如遥远的马蹄声在我灵魂中回荡。”他永远记得哈密冬天群山深处的冰雪公路,记得巴里坤夏秋时节深山军马场的茂密深草与远处雪山的缥缈,记得伊犁河谷秋天浩瀚的苹果园与西天山深谷的宁静……

  “对于我来说,遥远的西部大地已永远成了我梦中的河山。年龄越来越大,视力越来越差,经常波动的血压又让我不敢贸然出远门。就让我在回忆中与西部重会吧,就让我在诗歌的写作中以自己的灵魂与西部重温旧梦吧。在我生命的最深处,我的灵魂永远归于西部。”这些,是诗人章德益对新疆和西部的深情告白。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张赏华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