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里的中国”在喀什地区博物馆开展
2025-01-08 22:34:18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梅报道)过了腊八,年味渐浓,年画再次成为大江南北迎春的重要元素。1月7日,“年画里的中国”展览在喀什地区博物馆开展,展览通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广东佛山4地遴选出的81幅精品木版年画,引领观众回望春节传统习俗,品味传统节日所凝聚的文化底蕴。
1月7日,“年画里的中国”展览在喀什地区博物馆开展。何杰摄
本次展览分为“年画·神祇”“年画·人物”“年画·风物”“年画·故事”4个部分10个单元。其中,“年画·神祇”部分主要展示有武门神、文门神、灶王爷、福禄寿三星、财神爷等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和妙趣横生的祥禽瑞兽等形象;“年画·人物”部分是以百姓的热情质朴、日常劳作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等为内容;“年画·风物”部分则是以中国传统节日、自然四时风景为题材,融入了农业丰收、民俗活动等内容;“年画·故事”部分是以神话故事、传统戏曲名场面、古人的智慧感悟和提醒忠告等为内容。
展览中的苏州经典年画“一团和气”。图片由喀什地区博物馆提供
走进展厅,庄正威严的“门神”,慈祥可爱的“一团和气”,吉祥喜庆“福”字……向观众倾诉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世。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门神是观众最熟悉的年画内容,据《山海经》等典籍记载,最早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此后,逐渐出现了方弼和方相、关羽和张飞、尉迟恭和秦琼等武将形象。门神具有驱邪避害、保佑平安寓意。
“福”字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字。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福”、挂“福”,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幸福、丰裕、安康。
展览中“福”字年画。图片由喀什地区博物馆提供
年画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正式形成于北宋,明朝时因小说、戏曲插图的兴起,促进了年画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随着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成熟,木版年画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清朝晚期,年画进入全盛时期,出现了大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演义小说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年画作为中国古老而珍贵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让更多人了解年画这一独特民间艺术,了解春节传统文化内涵,坚定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喀什地区博物馆党支部书记何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