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瑰宝丨彩绘驼夫木俑 见证唐代丝绸之路繁荣

2025-03-15 22:12:38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在新疆博物馆,如果你遇见这件唐代彩绘驼夫木俑,一定会被驮夫乐观自信的态度所感染。木俑深目高鼻,胡须微翘,头戴尖顶毡帽,身穿翻领长袍,目光中透露着坚毅和果敢。

新疆博物馆的唐代彩绘驼夫木俑。新疆博物馆资料图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驼夫是商旅驼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唐代彩绘驼夫木俑就是这一时期生动的写照。

  这件文物1973年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群206号墓,俑高55.8厘米,刻画的是一名胡人男子形象。仔细观看,会发现这件文物是分段雕刻的,经粘接组合后施以彩绘而成。只见木俑头戴毡帽,身穿便于长途跋涉的褐色翻领长袍,脚蹬黑色长靴,抬起的双手似乎正在牵引驼绳。在他的身后,仿佛有一支驼队穿越时空,从沙漠中缓缓而来。

  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阿迪力·阿布力孜说:“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两件彩绘驼夫木俑,这两件木俑除了服饰和靴子颜色不同,衣领纹饰略有区别,神态和姿势几乎完全相同,说明这种木俑当时可能是批量化制作的。”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两件唐代彩绘驼夫木俑,这一件木俑也藏于新疆博物馆。新疆博物馆资料图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这一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思想包容、艺术恢弘、民族融合。古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也进入繁荣昌盛阶段。

  “唐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换的通道,更是文化、宗教和技术等交流的桥梁。唐代彩绘驼夫木俑作为这一时期的写实艺术品,见证了这一时期东西方贸易、文化等交流交融的盛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阿迪力·阿布力孜说。

  如今,透过这件木俑,我们可以想象唐代驼队在丝绸之路穿行的场景:当驼铃声声,驼夫们带领着满载物品的驼队,穿越茫茫大漠。他们将我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运往遥远的西方,又从那边带回香料、珠宝、胡麻等物品。这些物品交换不仅丰富了丝绸之路上各地的物产种类,也推动各地共同繁荣发展。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姜岚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