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3家非遗工坊入选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2025-03-17 17:36:15 来源: 石榴云/新疆日报综合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关于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的公示》,经各省推荐和专家评议,51个案例入选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我区3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入选。
这三个典型案例分别是,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的嘉音手工乐器制作非遗工坊,和田地区和田市的和田市吉亚丽人艾德莱斯绸织染非遗工坊,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非遗工坊。
据了解,素有“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美称的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有三分之一以上农户参与手工乐器制作,于2014年成立的嘉音乐器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并成为颇具规模的乐器产业园。如今,乐器产业带火加依村后,也“链动”着旅游、餐饮、林果、电商、物流等多业态兴起,多产业发展。
和田市吉亚乡素有“艾德莱斯绸之乡”的美誉,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编织艾德莱斯绸。走进和田市吉亚丽人艾德莱斯绸织染非遗工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工人手中的梭子来回穿梭,将生活中的美好变成精美的图案编织到艾德莱斯绸上。在这里,纹样设计已达到三十多种,个个光彩夺目,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土陶烧制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地的人们利用陶泥、红柳和梧桐烧制生活用具,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较为完善的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走进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非遗工坊,呆萌的陶兔、精美的茶壶、多彩的灯盏……造型、功能各异的新型土陶制品陆续出窑,让慕名前来的游客爱不释手。
据了解,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是各地开展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在带动当地群众就近、灵活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部分素材来源:和田是个好地方、文旅兵团)
具体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