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读书节·人物·读书面孔丨阅读点燃创新之火

2025-04-24 22:12:2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姚刚 通讯员王红丽

  4月19日,晨曦中,井架如钢铁森林矗立,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技术专家毛谦明正俯身调试新一代不压井更换光杆装置,刚完成对设备封隔系统的第17次升级。当阳光掠过案头那本卷边的《智能化采油技术前沿》,泛黄笔记与电子阅读器交相辉映,见证着技校生如何通过阅读淬炼成技术专家。

  1994年,戈壁深夜,60瓦灯泡下,《固井工艺学》的书页在夜风中簌簌作响。当“帆布替代橡胶”的灵光一现,这个青工首次触摸到知识转化生产力的魔力——专业书籍里藏着解锁油井奥秘的密钥。摩挲“五小发明”奖状上的烫金字样,他想起师傅的教诲:“机器会锈蚀,刻进脑中的知识永存。”

2025年4月19日,毛谦明(中)带领技术人员调试《不压井更换光杆装置》 。王红丽摄

  随着油田开发向深部进军,毛谦明的知识疆域持续扩张。2002年寒冬,为攻克动态监测难关,他每日驱车四小时往返县城学习计算机技术。裹着军大衣研读《油井功图分析手册》的深夜,127张控制流程图在笔下诞生,最终搭建起油田首个数字化监测模型。当团队成功捕捉地下2000米压力曲线时,他又在研读《材料表面工程学》——目光永远投向更深处的技术壁垒。这种持续求知精神,在2005年催生出革命性高压气动注脂泵,使单井维护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90分钟,综合效能提升600%。

  面对传统光杆更换需停井72小时的技术桎梏,他率领团队发起长达2555天的技术攻坚。从《密封技术原理》流体力学模型到《机械设计手册》杠杆结构,在浩繁技术文献中筛选37套方案,经221次现场试验将作业时间压减至2小时。这项斩获国家专利的技术,年节约维护成本超2亿元,开创油气开采低碳作业模式。

  “所有创新都是站在书本巨人的肩上。”2021年,毛谦明将经验凝练成《采油作业300问》,这部被青年技工奉为技术宝典的著作,将艰深理论转化为235幅实操图解,让知识真正转化为戈壁生产力。

  智能指挥中心内,春风裹挟原油气息掠过玻璃幕墙。当AI系统精准预判98%设备故障时,毛谦明深知下一簇创新火种,或许正蛰伏在书中某页被曙光浸润的段落里。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赵静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