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疆故事④丨佟丽娅:心之所向,生生不息
2025-05-01 19:43:38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佟丽娅
故乡,永远是我们心头最为柔软的地方,亦如我心头的新疆。
喝着伊犁河的水长大,漫步河畔总让我倍感幸福——既能享受现代城市的活力便捷,又能沉醉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诗意栖居。这份独特的“慢生活”韵味,让我由衷为家乡自豪。
还记得16岁那年,我怀揣着要去“大城市”看一看的念头,一路“舞”出家乡,有幸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的新疆彩车表演。那个时候,北京成为我心中最大的舞台。
“我来自新疆伊犁”总是我骄傲的开场白。朋友圈里频频晒出的天山南北美景,不仅是我的乡愁,更是我想通过镜头传递的新疆美学。“我是新疆人,我是锡伯族。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热情奔放,朴实豪爽,院里瓜果香,山上还有羊,希望你们来我家做客。我爱我家乡。”
这些年,我拍电影、演电视剧,从《母仪天下》中的赵飞燕,到《我经过风暴》里的徐敏、《春风化雨》的乡村教师安颜,我努力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荧屏形象,也在演艺界崭露头角。这一路行来,给我最大鼓舞的是家乡,家乡人民那一份份赤忱的鼓舞。他们让我感受到了身后来自家乡的温暖和鼓励,心中充满了无限力量。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没有忘记我的根在新疆。随着自己演艺事业的发展,我越来越想让更多新疆的年轻人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点燃他们的梦想。
2019年,我策划并领衔主演了取材于新疆民族文化风情、融入多民族舞蹈的舞台剧《在远方·在这里》。我用舞步书写了“一封游子写给家乡和祖国的情书”,通过“遇见”“致父亲”“致母亲”“致爱情”“致远方”“致这里”一个个鲜活的篇章,表达着我对家乡的那份挚爱。
为了充分展现家乡的美,我和团队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实地走访天山南北很多少数民族家庭,在充分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等特点后,让舞蹈语言与我想要表达的情感片段完美契合,最终呈现出不一样的新疆歌舞,让我成功以舞蹈为笔,挖掘出了家乡的每一帧诗意。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之后,好评如潮,我也欣慰自己对家乡的回馈有了美丽的收获。
新疆的山水滋养了我,乡亲们的温情厚植了我,在这片土地成长的每一天,都让我倍感幸福。我还记得2022年,我参与了石榴云/新疆日报组织的“非凡10年·天山诵读”活动,当时问及我的初心,我回答:“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也在不断成长,但是我的初心不变,那就是顺着梦的足迹,回到我的家乡。”
在宣传新疆的道路上,我从未停止脚步。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我也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大美新疆。滑雪、舞蹈、朗诵、美食、唱歌,我用自己的镜头向外界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人文魅力。
多年的演艺生涯,豁然笃行,高光时刻我全情绽放,平淡时期我静心沉淀。这恰似攀登秀美迷人的天山:不疾不徐,且行且赏,将每一程的云卷云舒都化作生命的赠予。我也希望未来我能继续以这份积淀为底气,用更响亮的声音为家乡代言,让每一次绽放都成为推介故土的新契机。
“故乡之于我,犹如心底的一汪清泉,涓涓流淌,生生不息,它流经过往的岁月,流经我人生的每一寸土地,流经心尖尖上那些永恒的记忆……”我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就是心之所向,生生不息。未来我也会继续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为新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阿比拜整理)